所谓“医保结算扣款”,是指按现行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病人在医院就医发生医疗费用以后,只缴纳其自费部分,其余部分应由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医保)结算的费用,医院于月终按要求汇总列表上报到医保 ...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确定已经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由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
一、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对坏账准备提取的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按照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 ...
企业管理者出于各种目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往往采用各种方法粉饰会计报表。在粉饰会计报表的各种方法中,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经济利益影响最大的是虚增利润,或者高估资产,或者低估负债。本文重点 ...
会计国际协调化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会计研究的一项专题。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成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威性日益提高,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支 ...
瓦茨与齐默尔曼的《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以下简称《理论》)于1978年发表,并与次年发表的《会计理论的供给与需求》连续两次获 ...
高校的固定资产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明显增长和提高。加强高校固定 ...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是对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资产用新资产更换,或用先进的技术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局部改造。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比较常见的决策是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采用新设备。当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采取了积极措施扩大办学规模和改善办学条件来迎接挑战。高校占有、使用固定资产的规模急剧扩大,构成也日趋复杂,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 ...
并购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经营,是企业重要的资本经营方式,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进行战略重组,达到多样化经营的目的或发挥经营、管理、财务上的协同作用,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事先策划和安排,优化纳 ...
一辆日夜兼程的汽车与一辆每天平均奔跑2小时的汽车,在一年内的磨损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在资产评估确定被评设备使用年限时,应综合考虑诸如购建时间及已提折旧的年限、运行(磨损)程度。
磨损程度称为有形损耗率,磨损后的新旧程度叫成新率。它反映评估对象的现行价 ...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统一性
2006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较之1993年的会计转制,本次会计改革主要解决会计理念、原则和方法等深层次问题。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因此,实施新准则的企业必将结束准则与制度并存 ...
我国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合并》准则,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合并应根据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选用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不同方法的选择具有明显的会计和经济后果。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为我国《企业合并》准则的完善提供建议。 ...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与持续发展。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制定相应的准则,从而有必要认定股票期权的性质并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
一、企业兼并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一)被兼并企业的账务处理 一是被兼并企业评估后的会计处理。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按照规定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财产进行资产评估,该项资产评估事项属于企业产权变动事项,在评估结果报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后,应按如下原 ...
《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4期刊登了江金锁、顾中国同志的文章《视同销售业务会计处理的理性思考》(以下简称江文),该文阐述了视同销售业务的涵义、会计处理的比较以及对会计处理的思考,但江文中有两个观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其一,江文认为内部发生的(文章中称 ...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业务一般有三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是直接法,即在商品发货时确认销售收入和成本,在实际发生退货时,冲减已确认的销售收入和成本。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不符合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只反映经济业务的形式而没有体现经济业务的本质,可 ...
[摘要]会计准则的变迁是一种动态的演化博弈,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均衡。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就是利益各方实现动态均衡的过程。本文探究了我国会计准则变迁过程中游说力度缺乏的内在因素。提出应加大与游说相关的直接利益,从而强化利益相关者对准则制定的游说力度,才能 ...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前者适用于所有企业,后者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保险企业将不再执行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 ...
会计计量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会计计量的核心。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决定了计量属性的选择必须要能够保证其计量结果的公允性,每种计量属性的公允性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透视公允价值与计量属性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