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则适用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准则的适用范围。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工 ...
2008年10月,笔者在税收管理中,发现A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因技改原因,购入一台专用设备,合同约定金额为1200万元。企业于当年6月收到该设备并立即投入使用,因没有收到供货方开出的发票,也未估价入账。直到 ...
一、分期收款销售收入的确认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分期收款销售符合实质性融资性质的,可在销售成立时一次确认销售收入,且以公允价值(分期收款总额的现值或商品采用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数事业单位脱离了单纯依靠财政拨款的资金来源渠道,而是开创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途径。而来自外界的捐赠也日益增加,并且捐赠的形式和种类 ...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行政办公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医 ...
2008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历史成本和收入与成本相配比原则出发,制定了相应的税务处理方法;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从及时化解企业 ...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司空见惯,但是,由于对财政拨款与财政补贴的区分不是十分严格,许多人不仅混淆了财政拨款与财政补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甚至将财政拨款与财政补贴混为一谈,而且许多人对财 ...
【案例】、2007年上半年,某工业企业自行研究开发了一项用于优化生产工艺的新技术,共发生相关费用50万元,其中前期考察费用3万元,咨询论证费用5万元,正式进入开发阶段后购置研发专用设备8万元,计算机4 ...
一、资产减值准则的必要性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提高资产质量,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 ...
国家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但在两年多实践中,我国特有的经济、法律环境以及会计自身发展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等因 ...
为配合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各类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增强其经营信息透明度。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通知,宣布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同 ...
一、引言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各方关注。为保证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及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推出了新会计准则, ...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财政部在考虑到各方面利益及诸多因素后, ...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与原有无形资产准则相比,无论是在无形资产的定义及范围上,还是在无形资产的计量及价值摊销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在具体的会计实务处理中,其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主要包括金属期货、农产品期货、能源期货等。商品期货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一种。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一般应按交易性金融 ...
一、固定资产减值当期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
按税法规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同时实施,加大了企业会计工作的难度。如 ...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实施后,人民币币值已开始蜿蜒爬升。经过几年 ...
增值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是指那些移送货物的行为其本身不符合《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销售货物的定义即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但在征税时要视同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的行为。目前对于增值税视同销售 ...
一、生产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一)制约固定资产投资
由于购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增值税不予抵扣,占用了投资企业的大量资金,加重了税负,限制了投资的规模,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