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各方关注。为保证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及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推出了新会计准则,并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国内学者就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能否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是从理论角度分析新会计准则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力求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研究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二、研究设计
笔者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年度即2006年与2007年的盈余管理水平进行对比来探寻新准则对盈余管理是否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如果2007年盈余管理水平低于2006年,则说明新准则缩小了盈余管理空间,反之,则说明新准则没有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大小是评价盈余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本文采用截面修正琼斯模型分别求出各上市公司2006年及2007年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并用T检验方法将二者进行对比,用实证结果证明新会计准则是否对盈余管理起到了有效抑制作用。
三、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由于2007年年报尚未披露,因此本文选取半年报进行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样本数量,笔者以深市A股475家上市公司2005、2006和2007年三年的半年报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所用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巨潮资讯网,分析软件采用的是SPSS11.5.
四、实证研究结果
(一)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计算2006、2007两年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将截面修正Jones模型表述如下:
第n+1年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第n+1年总应计利润-第n+1年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第n+1年非经常性项目前利润
-第n+1年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n+1年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其中,第n+1年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a1/第n年期末总资产+a2(第n与n+1年收入差额-第n与n+1年应收账款差额)/第n年期末总资产+a3(第n+1年固定资产总额/第n年期末总资产)
其他财务指标都可以在巨潮资讯网上查找得到,我们只需要利用SPSS软件计算a1、a2、a3的值,就可以计算出2006、2007两年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额。
通过spss输出结果可以看出:2006年a1=0.363,a2=-0.739,a3=0.277;2007年a1=-0.422,a2=0.599,a3=0.233,并且每个解释变量均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故具有统计研究意义,可以计算出各个上市公司2006、2007年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额,并进行T检验。
(二)两配对样本T检验
将上文计算得出的两年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代入SPSS软件,对二者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3、表4:
在表3中,2006年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平均值为-233078102.89,远远高于2007年均值-426543552.43.由此可说明:2007年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低于2006年,即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得到了有效抑制。表4中,a=0.005,远远低于学术界公认显著性0.05水平,因此上述T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五、结论
本文以深市47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其2005、2006和2007三年的半年报为研究对象,采用截面修正琼斯模型和T检验的方法验证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否能够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从实证结果来看,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平均值低于原会计准则下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平均值,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新会计准则能够缩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说明此次颁布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