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会计专业知识综述个人应用"共:3961 篇文章
【摘 要】 针对跨国纳税人利用资本弱化进行避税,OECD在1987年推出的《资本弱化政策》中提出了正常交易法(独立企业规则)和固定比率法(安全港规则)两种应对措施。安全港规则由于是根据债务/股本比率来确定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利息,相对于正常交易法而言,它具有刚性强、透明度高、 ...
[摘要]新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出台,使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方式、方向及强化其调节与平衡的作用上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此项规定,不但拓宽了税务机关获得纳税人取得收入的信息渠道,加强了对高收入群体的监管力度,同时也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与国际相关 ...
[提要] 随着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扣除标准从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讨论似乎尘埃落定。其实,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还任重道远,其应发挥的许多社会功能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从立法思想到税法实施诸多方面给予完善。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
【摘要】在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拉大,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货币财税政策的调节作用显得尤为关键,充分利用经济杠杆限制高收入者,保护低收入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防止因为收入不平衡而导致的种种问题。曾任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的杨崇春说过:“改革不怕慢,就怕站。”我国通过进 ...
【摘要】2006年11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制订下发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国税发〔2006〕162号),该办法对规范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纳税申报、实现个人所得税从分类税制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的转变起到了重大作用。文章首先对该试行办法的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会计是整个社会经济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当经济环境构成基础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时,原有的企业会 ...
【摘要】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但是,中小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会计监督弱化、会计信息公信力下降,阻碍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架构提出了看法。 【关 ...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一个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应运而生。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在西方国家,政府通过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来加强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干预,社会大众也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
摘要:收付实现制在我国政府预算和会计中一直占有绝对性的地位,随着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它已暴露出其局限性和缺陷,引入权责发生制己成为客观要求。本文主要讨论了收付实现制的缺陷,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府 预算 会计 权责发生制 在我国政府预算 ...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涵盖面广、规范性强,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企业、事业单位准则的具体执行和宏观会计监督都将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而且,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明确指出“要把上市公司执行会计法和企业会 ...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除应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外,还要对存货、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应收融资租贷款的可收回金额加以分析,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同样需要对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 ...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较2001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旧准则”)在内容表述上有较大的变化,导致相关的会计处理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为了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本文就新旧准则在会计处理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个人所得税改革产生的作用,即减轻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加大高收入者的征收力度、降低基尼系数。并通过经济学原理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将使中等收入阶层收益最大,而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从 ...
【摘要】本文从复式记账这一会计自身的特点出发,尝试演绎出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并和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实现契合。本文认为:受托责任观是会计内在制度和外在要求的统一,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自然延续,二者的基础是财产所有者对自己财产的关心,而二 ...
论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信息披露彭屹松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要遵循财政部2000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但是企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 ...
提要:本文通过对有关会计准则文献的回顾,倡导一种新的审视我国会计准则的逆向思维模式。并以此思维为导向对财务报告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反思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存在的缺陷,同时思考了05年6月发布的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议。 ...
  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管理的本质是规范,是流程控制。但是GOPLA认为,管理的本质是资源的获取、配置、利用。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管理的精髓是"权力均衡、利益均衡"。在管理的五个层面中,人的管理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但人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人的管理不仅 ...
我国的所得税由三部分组成,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的办法,以每月收入额扣除费用800元 ...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有关规范 (一)会计制度规定,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 ...
  摘 要:专项核算是会计电算化特有的会计核算方式。运用专项核算进行高校部门预算、专项收支、事业收支、经营收支及科研项目管理,不仅可以优化数据处理结构,提高会计核算效率,而且将财务管理纳入会计核算的轨道,实现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完美统一。   关键字:专项核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