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
一、资产的财务风险控制?
1、核实资产。在聘请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后,主重组方还要采用多种方法交叉检验,进一步核实资产的实有存量,以构筑重组资产基础,从源头上扼制财务风险的发生。?
...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中小企业有效融资和提高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无须像大企业一样面面俱到,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进行认真的内部控制风险分析,识别内部控制关键点 ...
2006年6月,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出台,宣告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推进出入倒计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立进入了关键时期。一时间,“内部控制”再次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 ...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机遇更是挑战
Internet的普及、交互式web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标志着e时代的来临。作为网络经济乃至知识经济的引擎,Internet将彻底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活动 ...
资源调控与整合能力既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集中反映,也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CFO作为组织实施公司财务战略的领导者,应在企业总体战略的统领下,以促进企业财务资源长期均衡有效的流转和配置为衡量 ...
无论是以蓝田股份和银广夏为代表的上市公司,还是三九集团、中航油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抑或是南方证券等金融机构,它们的毁灭或危机无不成为失控的“标本”。这些曾经辉煌的企业,并非毫无管制的烂 ...
一、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内涵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作为企业的一种自律行为,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防范风险、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目标,对企业内 ...
《物权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包括明确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 ...
近些年来,不少发展势头强劲的民营企业纷纷踏上上市之路。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以及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缺陷,民营企业很难达到上市的要求。笔者在此以某家拟上市的民营企业为例,来说明其在内部 ...
随着我国入世后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各主要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改革力度,向管理要效益。财务集中管理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吸引了电信企业的注意力,无论是从控制力度上,还是从经济效益上,都使企业获益匪浅。 ...
企业改制通常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以下统称企业改 ...
借壳上市与IPO上市都是企业上市的渠道,如果将IPO比喻为直行,借壳上市好比是绕道而行。本文主要探讨借壳上市的交易类型、不同类型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有关合并成本确定和商誉确认的会计问题。
...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和监管法规的完善,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得到一定抑制,但是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仍然是当前我国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大股东侵占上市 ...
今年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防范企业的资本弱化行为作了明确而细致的规定。本文针对《实施办法》中防范资本弱化条款可能对内资企业产生的影 ...
与私人财富相对应,主权财富(Sovereign Wealth)是指一国政府通过特定税收与预算分配,以及可再生自然资源收入和国际收支盈余等方式积累形成并由政府控制与支配的、通常以外币形式持有的公共财富。主权财 ...
实体投资是指企业为实现特定目的和获得预期效益,把其所拥有的财产或资产作为资本投入到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实体投资作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 ...
一、外包成为通用战略
说到通用战略,人们自然会想起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的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门化一直被视为是“通用的三种战略”。尽管波特战略理 ...
2006年1月4日至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从1180点上涨至6124点,涨幅达527%并创下历史新高。火爆的股市行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入市投资,仅2007年头4个月A股投资者开户数每月增长200万户,4个月开户 ...
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是集团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是对集团企业利用信息系统提升集团竞争力的战略思考。对于集团企业而言,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是集团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子系统,或者是ERP中的重要模块,其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