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标签 "会计"共:1675 篇文章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发生固定资产以外的对外投资应根据投资协议价借记“对外投资”,贷记相关科目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若该用于投资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协议价格存在差额,则据此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同时,根据相关资产账面价 ...
从我国目前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来看,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强制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对这一理论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实务中有部分企业开始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但内容相当有限,还停留在原始的自发阶段,格式也不规范,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 ...
(一)建立健全约束制衡机制
1.完善约束治理机制。会计职业判断的约束机制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健全会计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基石,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地发现会计错误与舞弊,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公允。应充分发挥 ...
工商企业在开办建设期间,涉及增值税进项税留抵、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契税、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等涉税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或造成企业资源的流失,或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必须特别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增值税进项税额留抵和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确认的会计处理问题。
增值税 ...
根据新颁布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 ...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遇到了一个富有争议的案例,对于这个案例的会计处理方法,注册会计师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对于这些不同的观点,本文将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其精神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案例
S集团公司(以下简称S公司)下属一个全资子公司 ...
我们在学习新会计准则时,一般都会将所得税准则置于重要的位置。而在解释所得税会计准则时,经常被提到但是并没得到清楚解释的问题是新所得税准则中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笔者拟以实际账务处理的方式对此进行解释。
一、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分析
一 ...
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用公式表示,即为A+B=A+B,其中一方能够控制另一方。
从控股合并的定义可 ...
一、非货币性福利与视同销售纳税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中规定,企业将资产用于职工福利,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计税收入。上述资产包括企业自制资产和企业外购资 ...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错弊的原因
1.责任主体多元化。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除包括传统的财务、会计专业人员,还包括计算机专业人员、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相关管理人员,使原有的会计内控主体范围扩大,责任延伸。
2.企业控制要点复杂化。传统的账证核对、 ...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着眼于自然资源和谐利用的问题,更加强调在自然资源使用上的公平问题,这样就必须将会计主题的视野扩大到会计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社会生态环境都反 ...
一、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待摊费用主要有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报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预付报刊费、一次交纳数额较大需要分摊的印花税以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一)低值易耗品和出借出租包装物摊销的会计处理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 ...
1.创新理念,明确改革总体方向
传统公共部门会计核算通常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但由于收付实现制有其自身缺陷,如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负债状况、不能反映跨年度交易引起的风险、不能有效分析资金运用情况和效果、财务成果易于被操纵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国 ...
一、税负公平效应比较
(一)我国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1.税法公正性受到侵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越来越大,其中盈利公司的差异远高于亏损公司,“纵向”税负公平深受影响。盈利公司在财务会计中夸大其利润,纳税时却又低报其所得。虽然折旧 ...
通常,从合并前后法人主体的变异情况分析,企业合并的方式包括控股合并、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在吸收合并中,合并方将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注销;按照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及相关税收处理办法(区分应税改组合并与免税改组合并),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取得的资产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但在会计实务中如果采用编制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工作底稿的方法将会使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适当简化。
一、当期 ...
1.问: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的计提,可实际工作中仍在按职工工资的14%计提。请问我单位应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企业财务通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的预提,是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考虑(而非对会计处理的规范),不再要求(也即不再准予)企业按规定统一的标准预提职 ...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房屋的收入确认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前些天,中国会计视野社区的一篇对万科的收入确认质疑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万科收入确认原则为:房地产销售在房产完工并验收合格,签订了销售合同,取得了买方按销售合同约定交付房产的付款证明时(通常收到销售合同 ...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本文拟通过案例分析企业用政府补助采取自营方式购建固定资产的涉税会计处理。
一、涉税分析
企业用政府补助采取 ...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中的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目标和特点,对可供选用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拟订计提减值准备的过程,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技术规定,在本质上却是内部人与外部人围绕经济利益的一种博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