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试析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共:990 篇文章
  一、固定资产出售会计处理的规定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新会计准则在“营业外收入”科目的核算内容中规定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 ...
  我国目前上市交易的债券主要有国债、普通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会计准则》对各种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没有进行归纳,尤其对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基本没有介绍。笔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针对投资者进行债券投资的不同目的,提出各种债券投资 ...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应与企业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即企业在期末收到银行对账单时,仅仅是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核对银行存款的实际余额以检查银行存款记录的正确性,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上均不作反映,只有等未 ...
  一、企业社会保险费用现行会计处理模式   新《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应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基准和比 ...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按照会计分期假设,根据权责发生制,为平衡各会计期间的损益,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而设置的。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明确并提高了权责发生制的地位,但却规定不再使用“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也相 ...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取消“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个账户,同时,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倾向于独立观、即将每一个中期视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各中期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方法均与年度会计报告一致。《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中》规 ...
  固定资产是生产型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劳动资料,也是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固定资产的取得、折旧的计提、后续支出的处理以及处置和期末计价等内容的核算方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和收益情况。《企业会 ...
  2007年12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联合签署了《关于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HKFRS)等效的联合声明》。这是继2006年5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就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情况发表联合声明后,两地会计准则接 ...
  一、代销商品的方式   按照受托方是否能够有权利自行决定代销商品售价,代销商品存在着两种方式:第一种为视同买断方式,第二种为收取手续费方式。   (一)视同买断方式视同买断方式代销商品,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合同或协议,委托方按合同或协议收取代销的货款,实际售价由受 ...
  一、新所得税准则的理论基础变化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发展历程新准则颁布之前,我国会计制度主要是参照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5年《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征求意见稿以及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 ...
  为了规范企业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及相关解释。新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涵,拓展了其核算范围,并在职工薪酬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非货币性福利”的概念。    ...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人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
  一、资产组的概念及其认定   (一)资产组的概念《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将资产组定义为:“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资产组应当由创造现金流入的相关资产组成”。这个概念包括三层基本 ...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较旧准则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计量模式和收益确认方面发生较大变化,对债务重组进行了重新定义,同时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也进行了修订。   一、旧准则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弊端   (一)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属性一是给债权人操纵利润提供机 ...
  增值税视同销售是与一般意义上的正常销售有所区别的货物销售行为,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列举了8种视同销售货物行为:(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虽然规定了资产减值的范围及判断减值迹象的标准,但在具体计提减值准备的过程中有部分内容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如果企业利用准则存在的灵活性和准则给予的判断余地,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任意计提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以达到控制 ...
  购物赠券销售,是指当顾客向商业零售企业购买一件大商品或购买其他商品满一定金额时,商家赠送一定金额的购物券,顾客在该商家再次购物时,可凭此购物券享受购物券所载明金额的价值减免。顾客对于商家赠送的购物券有两种做法,一是凭券再次购物使用,二是放弃使用购物券。   由 ...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契约组合(周其仁,2002)。然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只能看到货币资金、存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一些非人力资产,或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一些非人力资本权益,看不到与人力有关的资产、与人力资本所有者有关的 ...
  一、销售退回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   (一)重要性原则差异 税收不承认重要性原则,会计则强调重要性原则,允许简化计算。但税收核算不能简化,只要是应税收入,或者是不能扣除的项目,无论金额大小都应按规定计算。   (二)谨慎性原则差异 税收不承认谨慎性原则,强调真实性、实现原 ...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署6号令)明确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审前调查是全面了解掌握被审单位基本情况,落实、量化、细化审计工作方案,确定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