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虽然规定了资产减值的范围及判断减值迹象的标准,但在具体计提减值准备的过程中有部分内容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如果企业利用准则存在的灵活性和准则给予的判断余地,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任意计提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以达到控制会计利润的目的,导致利用资产减值处理调控利润仍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一是集中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为了制造扭亏为盈的假象,在某一特定年度集中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当年虚亏,从而能够为下一年的虚增利润做好铺垫。二是需要增加利润的年度转回减值准备。企业为了达到控制会计利润的目的,将以前年度集中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需要增加利润的年度转回以实现“扭亏为盈”。三是不计提或少计提减值准备。企业为了粉饰经营成果,对于资产减值准备不计提或少计提,从而虚增当年会计利润。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防范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控利润。
一、改进与完善资产减值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负债表日是减值测试的时点,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要求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如经减值测试表明已发生减值,则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存货,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对每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逐一比较,按较低者计量存货,对其中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新准则对其他资产减值的认定也有具体规定。
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了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从一定角度能遏制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来控制利润,但是这不得转回的对象只是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长期股权投资等减值准备,而对其他资产准备金的计提与转回还是可以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比较,从而决定是计提还是转回准备金,由此将减少利润或增加利润。另外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各种资产,当公允价值提高或降低时,计人损益的金额都会增加或减少利润。由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均带有人为估计的成分,难免会受各种因素干扰,所以企业利用准备金调控利润仍存在一定可能。因此应不断改进与完善资产减值准备制度。
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防止管理层操纵利润
企业控股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侵占企业资产,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并最终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企业管理层为达到某些特定目的,运用会计准则中的真空地带和漏洞随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给投资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企业应当完善治理结构,建立一套严密的资产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各项资产的潜在损失做出适当估计,并根据有关会计准则规定,计提必要的准备及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三、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
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较多地运用专业判断。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因此,会计理论界和有关部门既要大力宣传和解释新制度、新准则的要点,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又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的力度。随着证券市场、金融系统、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会计职业队伍的壮大,应在适时进行会计制度的创新,真正解决企业高估资产、操纵利润等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四、加强资产减值准备审计
为了防止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应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法》的规定,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以确保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运用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要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来实施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工作,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程序、方法和比例进行详细审计,了解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复核其计算是否正确,督促企业更正相关差错,防止企业进行盈余操纵,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还应尽快制定或细化相关独立审计准则,明确各项减值准备的具体审计程序,为外部独立审计提供政策和可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