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税管理办法涉及到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会计处理方法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难以平常会计处理思路去理解。这就导致有关核算不规范,不少会计人员死记处理方法,对其实在意义未理解,在具体操作上也很机械。其实,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并不难。首先掌握我国现行的免、 ...
增值税转型改革前,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的应税固定资产,无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一律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如果销售的是非应税固定资产,则免征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后,根据纳税人的不同身份、纳税人所在地区不同、固定资产不同类别 ...
实际投入使用但没有取得发票的固定资产,会计上暂估入账并按规定计提在成本费用列支的折旧额是否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实务中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未取得发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可以在税前扣除,其依据是不符合申报扣除的“真实性”要求;另一 ...
一、初始计量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视取得投资方式有所区别,应当分别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确定。
(一)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CAS 2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以 ...
我国近两年税制改革力度空前,新《企业所得税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于2007年3月16日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于2008年11月10日颁布,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 ...
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用公式表示,即为A+B=A+B,其中一方能够控制另一方。
从控股合并的定义可 ...
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用公式表示,即为A+B=A+B,其中一方能够控制另一方。
从控股合并的定义可 ...
一、非货币性福利与视同销售纳税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中规定,企业将资产用于职工福利,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计税收入。上述资产包括企业自制资产和企业外购资 ...
在会计和纳税申报实践中,财务人员有时因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曲解业务事实、对税收政策不了解等原因,少记、漏记以前会计期间应计的费用、损失,少申报、漏申报以前纳税期内应计的扣除项目。对于这些应计未计的扣除项目如何进行会计及税务处理,成为许多企业财务人 ...
一、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应根据 ...
继新《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颁布后,国家税务总局分别在2010年2、3、4月份先后发布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10年第22号,以下简称《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 ...
1.问: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的计提,可实际工作中仍在按职工工资的14%计提。请问我单位应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企业财务通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的预提,是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考虑(而非对会计处理的规范),不再要求(也即不再准予)企业按规定统一的标准预提职 ...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本文拟通过案例分析企业用政府补助采取自营方式购建固定资产的涉税会计处理。
一、涉税分析
企业用政府补助采取 ...
一、股票期权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股票期权的企业所得税处理,现行税法没有做出专门规定。我们可依据现行法规进行相应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税函[2009]3号文《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之规定,企业授予职工的股票 ...
股权出资是指投资人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投资于境内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为。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对股权出资进行了明确和规范,股权出资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出资方式在实践中得 ...
新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还包括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其他非货币性福利等。本文试围绕上述费用比较分析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及纳税调整问题。
新会计准则中 ...
中注协于2008年11月12日发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在《审计指引》的具体指导下,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已开始大量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以下简称认定专项审计)业务,认定专项审计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在认定专项审计实施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便于各地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正常开展,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税函[2009]98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就新税法实施前企业发生的若干税务事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4月21日下发《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2号),就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处理问题进行 ...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转回、冲销等环节,基本上都涉及到对会计损益的影响,同时,它使得资产的计价基础发生重大改变,直接关系到资产的计税基础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此,税法作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其中的纳税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