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资金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共:687 篇文章
内容提要:财政政策对一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两个渠道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财政收支的各个具体项目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不同的,因此必须从财政收支结构角度来考察财政政策的效果。本文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1986年到2003年 ...
摘 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小企业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活跃市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建设方面。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发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财政支农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新 ...
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组成部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工作从九十年代末启动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全国共有担保机构2188家,其中有四百多家是享受各级财政资助的政策性担保机构。 我国是劳动力大国,也是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财政有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监督在总体上得到了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我国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规范的财政自主监督体系,导致现行财政监督的法制建设、工作方式和监督手段等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政管理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财政监督存 ...
近几年,虽然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县乡财力却增长缓慢,县乡收支矛盾仍然相当突出,县乡财政仍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了县乡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县乡收入萎缩,债务负担重,财政供养人员膨胀,县乡配套项目多,支出规模大,财政入不敷出以及现行财政体制 ...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坚持“两个并重”,即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 ...
摘 要: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奠定了财力不断壮大的基础。在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地方财政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西部财力与东部差距加大,县乡财政困难十分突出。西部县乡财政困难不仅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而且也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不 ...
摘要: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是用于调整在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它是由国家通过立法来确认和保障的。我国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对财政转移支付只是通过一些政府规章进行规定,还没有权威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约束。本文试图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 ...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当前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此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财政国库集中收付。2001年3月,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央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 ...
“十一五”时期,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为财政支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财政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为财政支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障。如 ...
2001年国务院第九十五次会议明确中央六部委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部门,并自2001年7月1日起开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试点,标志着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正式启动,随后试点在我国各省市逐步展开,笔者于2003年作为不发达地区基层单位人员也参与试点,在试点中也发现有许 ...
内容提要:建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区域性生态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财政资源在特定区域内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横向转移,使生态受益者和提供者在成本和收益的分担与享受上趋于合理,从而激励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形成生态补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关系 ...
(提要)本文认为,和谐财政就是道德上优先性的财政。在财政分配领域,应该以道德优先性作为准绳,以满足穷人的基本需要作为最低要求,以穷人的福利权利应该优先于富人利用剩余产品进行奢侈消费的权利作为价值尺度,最终达到公平正义。 财政分配史是不断追求和谐的历史。史学界已 ...
财政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有一级政府就要求有一级财政,即通常所说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目前,省以下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省、市、县、乡四级,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模式。长期以来,河北省一直沿袭着由省至市至县至乡的逐级管理体制,根据事权划分,这种管理体 ...
县乡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对整个国家财政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在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县乡经济却面临巨大压力,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十分突出。作为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县乡财政能否走出困境,科学发展关系到国家财政 ...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后,拉美国家实施了应急性的财政调整,为90年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90年代顺周期的财政政策、债务管理缺陷、大量的隐形债务以及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没有理顺等问题都潜在的威胁了拉美国家的金融稳定。分析拉美国家金融动荡的财政原 ...
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社会通用的商业语言,承担着向外界传递经济活动信息的重要职责,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依据,也是投资者和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活动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料,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正受到越来越 ...
实行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是近几年来财政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宏观调控,加大监督力度,稳定经济发展,实现资金优化配置而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的有益探索。在财政管理体制的三项改革中,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三项改革的核心。国库集 ...
【内容提要】 近年来,“公共财政”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尤其财政政学界和法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公共财政”的讨论。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对公共财政的概念、职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