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共:2319 篇文章
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产品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外,还必须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包括降低税务成本。本文通过以下两个事例来说明降低税务成本的方法。 [例1]假设某集团公司有两个子公司分别为A公司和B公司,A公司生产包装箱,B公司生产某种化工产品,该产品9 ...
一、税率差异技术法。 该方法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尽量利用税率差异,最大化节税的技术。我国税率制定中存在累进税率使这种方法得以应用。如土地增值税实行4级超率累进税率,即: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部 ...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如何通过合法的手段来实现个人所得税的节减,成为个人理财中重要的技巧。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属于分类所得税,税目众多,税率复杂,税负差别较大,且还存在不少优惠政策。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各项规定,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巧妙地进行筹 ...
税收对经济的调控和影响来自纳税主体对课税的回应。税务筹划是纳税主体对税收的正向回应。纳税人都有降低纳税义务的欲望,本文拟从企业的组建、筹资方式、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谋求企业所得税的筹划策略,以为企业合理避税提供借鉴。 一、投资决策中的筹划 国家 ...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具体会计处理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 ...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应收账款的确认是伴随赊销而发生的,其确 ...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成为新准则体系中实施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该准则明确指出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则是关键所在。   一、确认计税基础      采用资产负债 ...
中小企业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监管手段等方面的弊端愈加突出,全面提高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水平,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的要求更为迫切。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 ...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监管部门实施财务监管的重要手段,把财务分析评价工作做深、做精,就能更好地为国资监管大局服务。   本期财务监管专栏的主题即为企业财务分析评价,总结了财务分析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同时强调了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企业内部审 ...
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及应用,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创新带来了契机,本文将从ERP系统中内部控制机制入手,结合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局限性,对如何借助ERP的先进性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创新进行剖析。 一、ERP系统中的控制机制   首先,ERP系统能够改变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打破 ...
农业综合开发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农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笔者通过对第5期、第6期近6年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调查)的结果进行分 ...
随着时间成为继价格、质量、品种后企业最重要的竞争资源,与时间相关的成本即时间成本逐渐在企业成本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开展时间成本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因此,应充分研究、计算时间成本,严格控制时间成本,以经济地达到规定的时间压缩目标,同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寻 ...
我国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合并》准则,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合并应根据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选用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不同方法的选择具有明显的会计和经济后果。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为我国《企业合并》准则的完善提供建议。    ...
效益最大化是投资者和生产经营者的终极目的。税务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税务筹划的途径和形式来看,税务筹划的本质决定了税务筹划的类型有两种:优惠型筹划和节约型筹划。虽说这 ...
一、内部控制研究的简要文献回顾 从国外看,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大致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1992年,美国COSO报告从内部控制构成要素的角度,构造了一个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成为迄今为止对内 ...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前者适用于所有企业,后者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保险企业将不再执行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 ...
会计计量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会计计量的核心。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决定了计量属性的选择必须要能够保证其计量结果的公允性,每种计量属性的公允性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透视公允价值与计量属性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运 ...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理顺了现行会计法规体系、消除了会计法规之间的差异,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同时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的特点,保留了一些适合于中国国情 ...
一、可能会使利润增加的新规定   债务重组新规定。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利得均不再进入资本公积,而是直接进入当期损益,使利润增加。   非货币形资产交换新规定。新准则下,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则应以公允价值家相关税费作为换入 ...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一准则体系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为我国各类企业现有的经济业务提供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新准则逻辑严密,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