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会计信息必须更准确、客观的反映各种复杂的经济业务。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 ...
作为我国税收主体的流转税(是指对发生在流通过程中的货物流转额和非货物流转额课征税的统称,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等),目前所采用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认原则(下称“确认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如“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 ...
摘要:新一轮消费税调整,使得我国的消费税制度进一步趋于合理,此次调整可以说是对消费税制的一次制度性改革,但改革后的消费税制度在立法、课税范围、税率、计税方式上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消费税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消费税;课税范围;税率;计税 ...
摘要:诚实经商,诚信纳税是对每一个企业法人与个体经营户的基本要求。本文从解释诚信纳税的含义开始,论及其效应,并就现阶段的基本状况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提出了实现诚信纳税的途径。
关键词:诚信纳税 纳税效应 途径
一、诚信纳税的含义及其效应分析
(一) 诚信纳税的含义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随时都会面临财务上的困难不能再继续经营下去,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进行普通清算。目前由于企业清算操作不规范,一方面清算企业对清算过程未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使企业清算失去财务控制;另一方面,普通清算没有引起管理当局特 ...
【摘要】2006年11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制订下发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国税发〔2006〕162号),该办法对规范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纳税申报、实现个人所得税从分类税制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的转变起到了重大作用。文章首先对该试行办法的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涵盖面广、规范性强,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企业、事业单位准则的具体执行和宏观会计监督都将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而且,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明确指出“要把上市公司执行会计法和企业会 ...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除应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外,还要对存货、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应收融资租贷款的可收回金额加以分析,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同样需要对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 ...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较2001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旧准则”)在内容表述上有较大的变化,导致相关的会计处理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为了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本文就新旧准则在会计处理 ...
提要:本文通过对有关会计准则文献的回顾,倡导一种新的审视我国会计准则的逆向思维模式。并以此思维为导向对财务报告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反思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存在的缺陷,同时思考了05年6月发布的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