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相关准则指南中解释公允价值是活跃市场有序交易下的交换价格,而不是被迫交易,即出售者正在经历财务困难情况下的交易。活跃市场是指资产或负债的交易活动足够频繁,交易金额足够大,能够持续地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这说明,准则的制定者承认市场并非完美。因此有人提出应该用“内在价值”或“经济价值”取代目前的公允价值。内在价值即资产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取决于预期利息收入和市场收益率。它是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叫理论价值。而经济价值被认为是一项资产的公平对价的货币量。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替代内在价值或经济价值。根据常识,市场价格除了要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之外,还要反映供求关系、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即追涨杀跌等“情绪价值”。换言之:市场价格=内在价值(经济价值)+情绪价值。美国政府救市过程中对公允价值的诟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严重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后果:各种指数下降—交易价格下跌—提取高额减值准备、核减股东权益—非理性抛售—价格继续下跌—继续加大减值准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守环,直到资本充足率杠杆和流动性杠杆断裂,金融机构崩盘。
若要放弃活跃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获取公允价值的方法,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就会大打折扣,这和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目标背道而驰。因为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的计量相关性更差。首先,即使是在良好的管理环境下对公允价值的估计也是不准确的。其次,管理层可以利用对公允价值的估计控制收益的数额。企业可以操纵现金流量模型的参数使其按照管理层的想法高估或者低估,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创建“甜饼罐”或“洗大澡”。无论管理者的意图是出于好意还是蓄意,公允价值模式第二和第三层级的使用将致使估计的结果难以合理证明其相关性。如果管理层充分占有信息,而他们的预期出现了错误,那么外部审计人员则需要评价管理层估计的可靠性。一旦管理层的估计被证明是错误的话,那么如何确定这种错误是主观故意的欺诈还是诚实的过失
可见,对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会降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尽管牺牲一定程度的可靠性而得到更多的相关性是一种合理的权衡,但是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是相关性的前提条件。决策者该怎样区分那一定程度的不可靠信息呢何况,众多不同公司对公允价值的估计采用不同的程序和方法会降低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当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无法解决上述困境时,或许可以“两害相权取其轻”,一旦发生经济危机,除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外,便强制性地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使失去理性的市场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之间形成一道“防火墙”。一旦时机成熟时再重启公允价值计量的阀门。
六、信息的透明是否应该有“度”
会计准则的目标是提供相关、透明和可靠的信息。然而当经济危机来临时,我们需要反思,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是否坚持用第一层级计量才是透明的呢经济危机不期而至,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根据市场上的“挥泪甩卖价”直接记录交易损失或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心理,使次贷相关衍生品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狂跌。AIG公司持有的信用违约互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AIG前总裁罗伯特·威勒姆斯塔德称,根据AIG内部的估值模型,这类金融衍生产品的损失约9亿美元,但在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指出其对信用违约互换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后,AIG不得不确认了110亿美元的损失。难怪有人戏称,公允价值独特的反馈效应,成了压垮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医生对这个患者的最佳信息披露应是“透而不明”,不然,患者很快就会一命呜呼。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需要调整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在评估交易不活跃的金融资产价值时,如何使会计师、审计师及金融高管对自身做出的判断负责,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