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金库”来个“釜底抽薪”[2]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08-01-12 点击数:6979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小金库”是个“大”问题,不仅扰乱了经济秩序,而且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正常发展的一颗“毒瘤”。切断利益链条,把治理“小金库”工作纳入惩治腐败体系的源头,对于规范经济秩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 ...

  

  危害篇

  “吃喝玩乐”的“出纳员”,楼堂馆所的“黑粮库”,滋生腐败的温床……“小金库”——

  危害到底有多大

  “小金库”的存在,不仅扰乱了经济秩序,而且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正常发展的一颗“毒瘤”。

  造成了严重的分配不公。某些权力部门和垄断行业依靠其行政和社会资源,不择手段地攫取资金,乱收乱罚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灰色集团的攀比消费加剧了社会消费基金的膨胀;滥发津贴、补贴导致了公务人员“一个屋檐下,收入两重天”。

  破坏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设“小金库”,并建立了一系列法律制度进行约束,但仍有一些部门、单位和个人置若罔闻,以身试法。这不仅是对党纪国法的蔑视,更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挑战。

  影响了我国公共财政的健康发展,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账外账”、“假账”的泛滥,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部分财务人员“站住的顶不住,顶住的站不住”,有不少人成为“小金库”的“黑管家”,加剧了财会人员的诚信危机;虚报骗支,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化公为私,流失了国家税收,吞噬了国有资产。

  助长了奢靡浪费之风,败坏了社会风气。“小金库”成为“吃喝玩乐”的“出纳员”,楼堂馆所的“黑粮库”,导致畸形消费,助长了拜金主义。

  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小金库”已成为“权钱交易”的“助推器”,一些领导干部在“小金库”里栽了跟头,不仅害了自己,更损坏了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原因篇

  治理多年依然存在,并且愈演愈烈

  “小金库”为何屡禁不止

  历史的“惯性”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型时,曾采用过一些过渡性的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后遗症。那段时期里,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间的经济利益格局逐步发生了变化。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以往相比,产生了更多独立的经济利益,也由此孕育了以谋取小团体私利为目标的“小金库”这个怪胎。

  而源于人文环境等方面的错误思维和理念,对“小金库”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有些人认为能弄来钱给职工搞福利、发奖金的才是“好领导”,能多建楼堂馆所、让小团体消费显得排场大、水平高的才叫“能力强”。更有些人,以不把违法、违规资金落入个人腰包作为“底线”,鼓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图用法不责众的借口挑战政策法规。这种扭曲的价值取向,至今仍有相当的市场。

  利益的驱动

  导致“小金库”泛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部门和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将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让潜规则凌驾于国家法律法规之上。特别是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打着为部门和职工创造利益的旗号,将“小金库”作为其沽名钓誉的资本。甚至将“小金库”直接当成其个人的“小钱柜”。

  滋生有空间

  制约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为屡禁不止的“小金库”提供了生存空间。

Total:512345

责任编辑:admin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