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财务改革与发展60年回顾与评述[4]
作者: 陈少强 汪志生   财务与会计 发布时间:2010-05-28 点击数:11286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企财务管理模式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从企业主体财务的角度看,国企财务在改革中秉承了计划经济时期成本管理的传统,并越来越注重风险控制,精细化管理是国企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国企财务改革与发展60年做简要回顾与总结,并在此 ...

  4. 全面预算管理。20世纪末期以来,一些国企开始积极探索全面预算管理。宝钢集团以战略目标、经营规划为导向,以年度预算为控制目标,以滚动执行预算为控制手段,预算管理覆盖研发、生产、投资和销售各环节;鞍钢集团新钢铁公司形成了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现金流量为重点,以集中管理为归口,以全体员工为载体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原油田预算管理主要由集团公司资金预算整合模式和集团全面预算整合模式两部分构成,前者侧重于控制资金流量,后者通过全面预算来管理整个集团公司;江苏电力公司在建立资产经营综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本着“全面预算、全额预算、全员预算”的原则,将资金、实物、电量、线损率等所有项目都纳入了预算管理范畴。

  全面预算管理培养了企业的全面预算意识,控制了预算外收支活动,表明国企财务管理日趋成熟。当然,目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国企数量并不是很多,即便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国企,也较多地从管理会计角度进行运作。

  三、总结与评述

  (一)国企财务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 市场化是国企财务改革和发展的逻辑前提。在计划经济时期,鞍钢宪法、大庆精神等财务管理改革使国企财务管理体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国企财务管理体制只是国家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难有根本性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国企财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以国家为主导的财务管理模式被打破,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财务管理,市场机制渗透到企业内部,无论是经济责任制、三级经济核算、全面成本管理、厂内结算单位、划小核算单位,还是宝钢经验、邯钢经验、全面预算管理,都是为了满足企业市场活动的需要,市场化成为国企财务改革和发展的逻辑前提。

  2. 扭转企业困难是国企财务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国企财务改革通常是由现实困境“逼”出来的,这点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明显。以中原油田为例,该油田在1993年面临着最为严峻的挑战:国家于1989年下半年启动的紧缩银根政策开始发挥作用,企业外部筹资空前困难;后备石油储量严重不足,石油产量和销售收入大幅下滑;企业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后油田维护成本急剧上升;汇率变化使外债负担总额翻了两番;4万多职工面临下岗待业。又如,首钢在财务管理改革之前,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困难和问题:国内市场疲软,钢材积压严重,资金短缺;一些新建和在建项目相继下马,压缩基建规模,靠首钢内部项目养活的单位如电子公司、建设公司等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财务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企业被迫通过改善财务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二)国企财务改革和发展的经验

  1. 成本管理是基础。计划经济时期推行的种种国企财务改革,核心内容是降低管理成本。市场取向的改革拓宽了国企财务管理的内容(如融资管理和投资管理等),但这并不意味着由此就可以放松成本管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企财务管理秉承了计划经济时期成本管理的传统。无论是强调财务管理中心作用的宝钢经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还是后来的全面预算管理,都将成本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总之,成本管理已成为不同体制和不同企业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

  2. 风险控制是重点。计划经济时期,国企是国家行政管理系统的附属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实行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虽然国家也要求企业加强核算,但实际上国企并没有财务风险,即便有,也会通过财政收支和银行等途径向国家转移,企业财务风险能够直接转化为公共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在国企财务管理自主权扩大的同时,财务风险也无处不在,既有企业筹资、投资、生产运营和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内部财务风险,也有因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外部财务风险。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财务风险一般不能或者不容易直接转化为公共风险,资不抵债的国企同样需要破产或重组。可以预见,风险控制将是今后国企财务管理的重点。

Total:512345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