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财政部予以高度重视。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主持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会议时指出,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小打小闹不行,要大改大革;缝缝补补不行,要革故鼎新。目标是将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通行证”,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增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对国内外有志青年的吸引力。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逐步建立起了覆盖范围广泛、层次结构合理、考评方法科学的会计人员评价体系。
这不仅为我国千万会计大军的成才营造了公平合理的成长环境,实现了无数人的会计职业梦想,也为我国构建合格优秀的会计职业人才发挥了激励支持作用。
会计人才教育转型会计继续教育作为覆盖范围最广的会计教育体系,在中国会计模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承担了我国会计从业人员适应社会发展知识更新及会计技能提高的重任,是我国会计最为重要的智力支持系统。
会计继续教育是我国会计管理的重点,财政部将其作为会计基础工程,始终纳入常规管理。1990年,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在职会计人员培训工作的意见》,对会计从业人员在职教育作出了具体要求。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作出了规范,形成了规范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财政部于2006年颁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继续教育的对象,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继续教育的机构、师资、教材,继续教育的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范,使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步入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始终在不断地创新,推动了会计继续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普及型向高精型转变,由常规型向长效型转变,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以国家会计学院为依托,构建高级会计人才的教育基地,是中国会计人才教育转型的标志。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成立了国家会计学院。会计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规范化的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已经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专业化、正规化、现代化会计、审计、财经、金融等经济类专业高级继续教育综合基地,为加快高级会计管理人才培养、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在2008年7月29日召开的国家会计学院董事会会议上,国家会计学院董事会主席、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国家会计学院不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还在打造精品、创立品牌、凝聚人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要求将国家会计学院建设成为以会计、审计、财政、金融等专业领域政策和实务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政策研究中心,服务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会计信息中心,开展国际合作、人才和信息交流的国际交流中心,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学院。
谢旭人提出的这一目标已经初显端倪。全球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学者撰文指出,中国建设国家会计学院,是中国政府以会计为契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制度。国家会计学院对于在中国普及市场经济的知识与理念、宣传与推广国际会计准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国家会计学院的建设,对于其他转型与发展中经济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还认为,中国的成功植根于领导者的远见与能力、植根于富有效率的行政体系及独特的国情。这些经验,其他转型及发展中的经济体可能无法全盘复制。
以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启动为引领,是中国会计人才战略转型的示范。起步于2005年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是中国会计人才建设的重大战略。这一旨在打造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会计领军人才战略工程,以涵盖企事业单位、中介、学术等各领域为对象;以逐级推荐、严格考试为选拔方式;以学习与研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方式;以财务会计、经济、金融、财政、战略管理为主,兼容社会、政治、 历史、文学为辅的综合教学内容;以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组成的教学力量为师资;以集体学习、远程教育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高级人才教育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战略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人才建设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也预示着我国会计人才教育与培养,步入了由普及型向高精型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会计人才教育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在我国会计教育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会计领军人才工程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财政部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企事业单位、中介及学术各个领域,会计领军人才已成为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有的从基层进入高层管理者,有的破格晋升为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有的成为高级合伙人,有的进入国家人才工程,还有的被聘为政策制定及管理咨询的高级顾问。领军人才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超过百项,真正地发挥了行业领军作用,在会计行业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