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以科学发展为中心,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走进世界会计舞台为着力点,以机制建设、标准建设、业务建设、人才建设、文化建设、理论建设为支撑的会计体系。
《纲要》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化发展的会计模式。基本结构是: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依法管理和经济行政手段并用,有利于发挥会计职能作用,有利于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会计管理体系;健全与国际惯例持续趋同并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及经济体等效,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审计和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健全与现代企业管理和实施国际化战略相适应,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及市场需要的多层次、全方位、精细化、高端化、网络信息化的业务服务体系;健全能够较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充分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体系;健全能够全面提升会计队伍业务素质和诚信水平的会计人才教育评估体系;健全既具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影响,对会计实践具有先导作用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巩牢抵御风险的坚固防线
构筑企业防范风险“安全网”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将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这一规范的发布也拉开了中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序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及相关评价指引的陆续推出,是我国继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推出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这一举措被称为是稳定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对巩固企业防范风险舞弊的“防火墙”,还是铸牢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安全网”,都将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及若干配套指引公开征稿意见,再次彰显了中国模式的优越性。
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建设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其形成过程也是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其漫长而又曲折复杂的进程,不仅浪费了社会的物质资源,更让投资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大量财务舞弊案件导致相关公司经营失败;本世纪初,安然、世通的财务舞弊,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这些都源于内部控制的缺失。
与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建设利益博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对内部控制的共识高度一致。无论是共同参与制定规范标准,还是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我国相关部门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参与制定部门,搁置部门利益,摒弃政出多门,共同积极推动内部控制建设,这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也无法做到的。
与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建设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高效率。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建设历程长达半个多世纪,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而真正进入实质性的建设是在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实施之际。2006年7月15日,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CICSC)成立。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调查研究、起草制定、征求意见,到正式发布,仅用了两年的时间,效率之高世所罕见。
长期关注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专门发来贺信,指出内部控制标准是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对中国政府在内部控制标准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欧盟驻华使团副团长溥马克认为,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是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发布实施之后,中国政府在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向上,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走出的正确一步。世界银行高级专家美琳达·罗丝,对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年度自我评价制度表示赞赏,认为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强化企业的受托责任,提高企业经济和财务行为的透明度。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工商业界职业会计师委员会主席周光晖表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工商业界职业会计师委员会高度关注中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并希望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能够借鉴中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核心原则和指南。
会计服务业做大做强在我国通过制度建设构筑企业防范风险“安全网”的同时,推动会计服务行业“做大做强”战略也在向纵深推进。继2007年5月发布《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后,为了贯彻落实该《意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又积极协调推动商务部等九部委于2007年年底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会计服务出口的若干意见》。该《若干意见》对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提出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这一政策行动在中国会计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再次证明了中国模式的高效率。这不仅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更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壮大拓展了更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