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审计论文
医改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3-04-01 点击数:4031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一、医院内部审计的环境分析 (一)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 1995年审计署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2003年,审计署对内部审计进行了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 ...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环境分析

    (一)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

    1995年审计署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2003年,审计署对内部审计进行了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非常直观地显示了内审目标、职能、内容和本质的变化。其一职能由单一的监督职能向监督和评价职能扩展;其二把除财务财政以外的经济活动列为内部审计所关注的对象,不再仅仅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手段;其三内部审计的本质已不再定位于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而是向以服务为向导的经济控制机制转变。

    (二)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发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内部审计在我国正逐步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内部审计开始实行内部审计师考试和授证制度,内审人员持证注册上岗,并定期接受后续教育。另一方面,随着CIA考试在中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加入到该项资格考试的队伍当中。CIA考试扩大了内部审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加快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进程。随着内审人员考评、注册、后续教育制度的逐步成熟,内审组织机构的建立完善,中国内部审计与国际内部审计的衔接靠近,我国的内部审计将会更加趋于职业化。

    (三)新医改的逐步深入

    2009年4月6日和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公布,标志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为适应新医改要求,医院必须改变粗放运营和发展模式,大力改进内部管理,强化医疗服务成本管理,规范诊疗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内部审计要立足于医疗体制改革全局,认真思考内部改革、管理和发展问题,紧紧抓住自身建设和可发挥的空间,转变观念,推动审计转型,有效履行内部审计职能,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要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医改的逐步深入不仅对医院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医院内审部门如何开展审计指明了思路和方向。

    (四)医院财会制度改革

    根据国务院医改工作统一部署,财政部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修订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和《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印发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会协[2011]3号)。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

    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医院年度财务报告应按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并于2011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此次会计制度修订的主要方面包括:增加财政预算改革相关核算内容,强化了预算约束,实行了医院及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基建并入大账、取消修购基金、固定基金,实行计提折旧、规范科教收支、计提医疗风险基金等;在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准确反映财政投入及效益效率方面都有新的要求和突破;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和财务报告体系、医院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方面凸显了一系列重大创新。随着新制度的出台,内部审计人员有必要领会新制度的内容,要点和精髓,在财务审计中转变聚焦点,积极介入并监控新医院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及时跟进评估,促进医院财务制度有效落实,将内部审计工作调整到相应的工作层面上来,确保医院顺应改革趋势,在财务工作中解决疑难点,创造亮点。

    中注协印发的《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尽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医院财务报表的行业指引,但指引中所论述的计划审计工作、风险评估、了解内部控制、进一步审计程序等内容同样对医院内审部门评价内部控制,开展财务报表审计提供了方式方法。审计指引全面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注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分配审计资源,强化在医院财务报表审计中对重大错报风险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摆脱机械的审计程序导向思维,以大大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种风险导向性审计是如今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所缺乏的,为此,医院平时的内审工作可以适当参考此指引,探索风险导向性审计模式,加强审计前的内控环境了解与风险评估。

    二、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

    各种外部环境对医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或提出了要求,或创造了条件,但是纵观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某些形势却不容乐观。

    (一)机构设置不完善,工作流程随意化

    目前,较多医院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不是为了业务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等级医院评审的需要或其他各种检查的需求。且内审机构设置简单,通常只配备一名内部审计人员,审计计划的提出、实质性审计程序的开展、审计质量复核、审计报告的出具等一系列流程均由一人完成。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是财务人员出身,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经济学、工程造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也对医院的工作流程、医保物价、HIS系统等内容了解甚少。

    现行国家颁布的关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中,除卫生部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外》,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相比,国家没有对医院内部审计的具体准则和实施细则做出规定,这种法规的滞后性,导致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虽然不少医院的内审部门依据审计法规,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有关内审工作的规章制度,但与内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因而常常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陷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不良循环之中,操作程序违规、审计方法和手段不当等现象大量存在,既影响内部审计的效果,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二)审计内容单一,审计时点滞后

    现阶段医院内部审计主要停留在医院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内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用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与监督上,对审计项目的合理性、有效性没有深入分析。此外,大多数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预决算的执行、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内部控制、经济合同、医费物价、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方面的审计几乎都不太涉及。

    同时,医院的内部审计以事后审计为主,片面强调事后监督限制了医院内部审计评价、咨询功能的发挥。由于很少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常常以提出问题为主,内部审计既得不到各级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又容易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对立。

    (三)传统观念限制工作开展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大部分人认为内部审计和财务有者密切的关系,以查账查问题为主或者往往是根据上级需要对某些项目进行专项审计。与此同时,出于以下几个原因,被审计部门在接受审计时会或多或少包含排斥心理:(1)需要提供资料、解释疑问等,所以觉得内部审计工作会影响自身的日常工作;(2)有内部资料需要保密,担心审计部门会泄露相关资料;(3)觉得内部审计扮演了“经济警察”的角色会挑自身工作的毛病和问题。所以,在审计工作中,要么被审计部门对审计人员敷衍了事,消极被动,要么三缄其口,不予配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往往会受到很大阻碍,没法获得充足、合理、真实的审计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更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执行

    不同于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出具的审计意见缺乏强制性与公开性,其在执行力度上比较低。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从自身角度来讲,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综合分析能力和水平有限,审计工作只停留在查账、防弊、纠错以及具体的审计结论上,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还缺乏可操作性,前瞻性,有效性,难以得到被审计部门的认可。(2)从整体上来看,医院对内部审计重视与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把审计意见与建议提升到一定的高度。(3)被审计部门往往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固有的工作流程和方式。审计意见和建议如果无法得到执行,将会严重挫伤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使得内部审计只是流于形式,继而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长期开展。

    (五)信息化建设凸显矛盾

    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院的信息系统规模也正逐步扩大,强大的HIS系统、LIS系统使医院的各项工作实现了无纸化。一方面,信息技术带来了系统监管的要求,亟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系统漏洞,保证信息的安全完整。但是,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对各项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不熟悉,所以不能充分了解医院现行的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情况,在工作中无法对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信息处理情况提出合理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无纸化的运行,也对传统落后的审计手段提出了挑战。如何在信息系统中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审计的效率性,是当下医院内部审计应该思考与改进的问题。

    三、医院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发展

    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约束机制,医院内部审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改变自身现状,努力探索为医院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新途径。

    (一)规范机构设置,规范操作流程

    医院内部审计要发展,必须要走职业化发展道路,实现自我健全与壮大,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内审人员,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为内审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客观基础。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章立制,使得内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完成医院内部审计的强势转型

    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不仅不符合现代内部审计的定义,也不符合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的趋势、医疗行业改革前进的需要,所以医院内部审计的强势转型在所难免。实现强势转型,要深入理解内部审计定义的内涵,做到“名副其实”,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要立足于医院的总体目标、医改的形式,为医院发展保驾护航,融入医院的大环境。

    1.在审计内容上注重成本核算和审计

    首先,要重视成本核算与控制、预算管理、收支管理、医疗价格的审计。这几方面的内容是医改实施方案中强调的监管重点,也是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改革的要点。其次,内部审计要加强对医院财务报表的审计。对医院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是保证医院财务透明度,加强财务监督的重要举措。最后,要开展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内部审计要在医院内部控制中发挥监督、评价和改善控制的职能作用,达到降低医疗运行和服务成本、防范各类风险的目的。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