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全面预算管理的引导控制作用[2]
发布时间:2013-03-15 点击数:3281 正文:【
放大 】【
缩小 】
简介:全面预算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预定目标、加强风险管控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随着公司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现有的预算管理模式有些方面已不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公司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 ...
(二)建立预算指标的核定机制
预算指标的核定,突出经济效益,立足长期评价,创新经营机制,促进各业务的统筹协调发展,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1)利润指标核定。成本费用利润率每年有一定的增长(直到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低于行业平均值的单位按平均值核定。投资回报额以上年实际投资总额为基数,投资回报率按生产类设备和其它项目分别核定。为避免鞭打快牛和保护落后,以上年预算为基数,不采用实际数。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预算×成本费用利润率×(1+成本费用利润率增长率)+投资额×投资回报率
(2)经济增加值指标核定。预算利润考虑研发支出和财务费用,资本占用考虑在建项目和无息流动负债,资本成本率参照定期存款利率。
EVA=预算营业利润×(1-所得税率)-上年末资本占用×平均资本成本率
(3)收入增长率:结合发展规划和市场情况计算年平均增长率;
(4)存货指标核定:按业务特点分别计算周转率,按周转率和成本预算核定;
(5)应收款指标核定:当年业务形成的应收款核定周转天数,以前年度形成的应收款核定回收比例。
三、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发挥预算引导控制作用
(一)进一步完善预算指标核定机制和评价体系,开展与先进企业相关指标的对标工作
一要深入贯彻大预算管理,将投资、成本、效益和薪酬等要素全部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统筹平衡、整体优化。确定的发展项目与收入、成本统筹协调,发展项目必须体现收入的增加,以月度预算推动全年预算,以成本利润率考核为重点,完善预算考核指标,优化资源配置;二要强化业绩驱动导向,突出效益优先原则,推行完全成本核算管理理念,真实反映各单位经营效益,鼓励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资本回报水平;三要修订完善成本费用标准,细化预算指标分解,不断创新延伸预算管理层级,实行全员目标责任制,落实成本费用管理责任。通过加强采购管理、改进生产流程、降低可控费用以及技术创新等措施降低成本;四要推行资产有偿使用和资金有偿占用的政策,增强有效使用资产和合理配置资源的意识。
(二)兼顾发展规模、速度与效益、质量与风险的平衡,坚持把效益水平作为投资项目取舍的依据
一要严格控制低效无效甚至亏损的投资项目。严控资金难以落实的投资,严控超越财务承受能力、过度依赖负债的投资。建立投资回报机制,提高投资回报率;二要以现金流量指标为核心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投融资活动,科学制定融资策略,合理确定现金收支预算规模,增强资金保障能力;三要以偿债指标为核心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加强债务风险监测与预警,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引发的财务危机;四要以营运类指标为核心加强对资产质量的预算管理。深入剖析应收账款、存货等指标,减少资金占用和损失风险,提高资产运行质量。
(三)完善内部市场机制,把内部结算纳入内部交易预算,明确经济责任,调动各层次经营主体积极性,增强经营意识
完善内部结算价格体系,协调各种结算关系,内部提供的各种劳务实行经济结算。按业务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对内部价格实行分层次管理。相互提供的房产、设备、材料、人员、加工、检验试验、培训、后勤服务等实行有偿使用,明确各自的经济责任。挖掘公司各单位内部人员设备潜力,减少外包外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效益。
(四)加强预算监控和考核,实现预算闭环管理
预算的有效执行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引导与约束功能有效发挥的关键。紧紧抓住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关键性指标,加大管控力度。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与监督,对预算执行中的偏差,要认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开展设备、区块成本对标分析,认真搞好月度盈利预测,通过月度控制确保年度预算的完成,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二要完善预算监督预警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严肃预算考核纪律,强化刚性预算指标,及时通报完成情况并兑现;三要强化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加大激励约束力度,探索建立预算执行与公司各层次人员薪酬挂钩的机制。
四、结束语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将投资、效益、成本、费用、收入及分配等全面纳入预算,完善指标核定机制和评价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突出效益优先,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