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信企业收入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发布时间:2011-08-04 点击数:2263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收入保障是当今世界各电信运营商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国际电信业数据表明,有3%-15%的业务收入因为收入管理内控体系缺陷而流失。广东电信2008年10月正式承接C网运营,进入全电信业务运营时期。截至2010年底,用户数近5000万,营业收入超400亿元,业务种类及套餐的数量级融合增长对传 ...
收入保障是当今世界各电信运营商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国际电信业数据表明,有3%-15%的业务收入因为收入管理内控体系缺陷而流失。广东电信2008年10月正式承接C网运营,进入全电信业务运营时期。截至2010年底,用户数近5000万,营业收入超400亿元,业务种类及套餐的数量级融合增长对传统的固网收入质量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突破原固网收入确认框架,有效改进流程,协调各孤立系统,降低收入错漏风险,提高收入信息质量,是全业务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收入保障与COSO内控框架
  全球顶级电信管理组织TMF(Tele Management Forum)对收入保障给出了定义:“在不影响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数据质量和优化业务流程来增加利润,提高收入和改善现金流的过程”。目前,业界较为成熟的收入保障是从组织、人员、影响、工具、流程五个方面以及初始阶段、可重复的、已定义、已管理、最优化五个阶段的两个纬度,给出了衡量企业收入保障的成熟程度的标准。不难发现,收入保障的五个方面是建立在COSO内控框架的五个要素基础之上的。但是,它结合具体的电信业务流程,通过划分区域的方式,寻找收入流程中可能出现的滴漏,并给出控制方法和模型,进行具体的收入风险控制。收入保障专注于对收入的风险控制,是对COSO内控框架在收入领域应用的一种具体形式表现,是一种深化。如图1所示。
  广东电信在收入质量管理工作实践中,吸收业界收入保障先进经验,并借鉴COSO内控框架,从企业组织架构、责任界面、制度框架、流程、系统支撑等五个方面搭建收入质量管理体系框架,挖掘、监控收入可能发生的跑、冒、滴、漏现象,极大地保障了企业经营收入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收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主要做法
  1.建立财务、业务、IT三位一体的收入保障组织架构
  财务收入报表是经营活动结果的反映,而大量的收入风险源于业务前端。广东电信收入保障划分为业务和财务两个部分。业务前端收入保障由市场部门牵头,财务收入保障由财务部门牵头, IT支撑部门负责对收入链上的业务、财务提供稽核数据支撑、IT系统支撑及运行维护,配合做好业务、收入风险管控。三者立足收入保障各司其职。
  在具体执行上分信息采集、报表编制、指标分析、信息上报、风险预警及防范五大环节。要明晰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1)信息采集。责任部门根据监控模型,定期采集与收入相关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2)报表编制。责任部门对采集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整理,并按时提交监控指标分析部门。(3)指标分析。责任部门按经营权限和业务分工,对监控模型预警产生的异常信息进行分析,编制报告并分别提交本单位财务部门和市场部。(4)信息上报。市场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业务异常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与收入相关的业务监控报告;财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财务异常、业务和财务对账异常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与收入相关的财务监控报告;最后,由财务部门汇总本单位业务、财务监控报告,形成本单位的收入质量保障报告。(5)风险预警与防范。省公司财务部、市场部对全省收入异常信息进行分析,形成全省收入质量管理报告。对报告中反映的财务问题由省公司财务部牵头落实改进;对报告中反映的业务问题,由省公司市场部牵头落实改进。
  2.建立全业务运营下的收入保障制度体系
  为了适应全业务运营下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广东电信逐步打造“一个广东公司”的集约运营模式,收入核算、稽核等工作流程因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公司分别从内部控制、管理规章两个维度细化收入保障制度体系。至今,已建立6个收入类内部控制流程,涉及329个内部控制点,出台4个收入类管理制度和4个收入类实施细则。如表1所示。
  3.建立主要收入风险监控模型体系
  为了将收入质量管理体系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收入保障功能,财务部门与市场、企信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分公司共同梳理容易发生收入跑、冒、滴、漏现象的风险点,共创新构建63个收入监控模型(涉及653个收入监控点):省级收入监控模型16个;省级下发收入监控模型7个;分公司收入监控模型21个;收入链监控模型19个。每个监控模型包括模型名称、监控视线、指标类型、关键风险点等内容,下面以“财务预收账款余额和系统平台余额的匹配性”监控模型举例说明。
  (1)监控视线:预收账款的财务净值余额的业务含义就是用户交缴给电信的预存服务费,还有多少余额可用。在业务内涵上,它直接对应了计费系统余额账本的本金数据。财务账面的用户预存费余额与对应计费系统中的用户预存服务费余额应当按月核对,如有差异应立即查找原因。
  (2)指标类型:财务层面的预收账款余额和计费系统的用户预存服务费余额是同一个概念,但由于会计核算与业务处理是依赖于不同的规则,两个数据完全核对一致是非常困难的。业务结果转化为财务结果需要做大量的“翻译”工作,可以把这种财务层面和业务层面翻译、比较指标定义为“业财核对”。
  (3)关键风险点:财务净值余额与平台本金余额不匹配,需要分析剔除正常差异因素后才能判断收入数据信息质量。正常差异主要因素包括:①在途工单:指已经向用户收取了预存金,但因为暂时没有资源或系统之间接口出错,工单被积压到了某个内部处理环节,没能及时到达计费系统的用户余额账本中,导致的财务与业务的不一致;②账务代收预存款:是指用户通过拨打10000号或者通过网上营业厅渠道,承诺预存一定的现金,但需要在用户出账后,随同当月的消费一起向电信缴纳一定的费用。
  4.构建高度集成的收入质量管理系统
  广东电信建立了收入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建设遵循易用性、高效性、可靠性、灵活性、扩展性及连续性原则,系统功能逻辑分为接入层、业务逻辑层、数据逻辑层三个层次。同时,系统实现了多维度挖掘,实现了财务凭证与计费数据源的双向追溯。
  三、收入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效
  1.逐渐从“结果管控”转变为“过程管控”
  实施之前,收入质量管理主要依赖会计检查或内部审计的专项事后检查,IT部门的收入质量管理也仅限于系统内部或是单产品的结果管控;实施之后,收入质量管理涵盖业务受理、客户使用、计费账务、收入确认以及财务报告等收入管理链各个环节,并不断丰富完善、形成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
  2.逐渐由“分散管控”调整为“集中管控”
  实施之前,收入质量管理主要依赖各分公司的独立管理,属分散型管控,全省缺乏统一规范和流程;实施之后,首创省、市层面,财务、市场、IT组成的三位一体联动工作模式,建立了以收入监控模型为基础的,对收入异常的月度防范、预警、分析和改进日常化工作机制。目前,全省21个分公司及省级单位共332人专职或兼职每月参与该项工作,定期提交收入质量管理报告,极大地推动了全省收入质量集约管理。
  3.逐渐由“手工操作”优化为“系统管控”
  实施之前,收入质量管理主要依赖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数据整理分析,缺乏有效的系统流程管理;实施之后,系统从各运营系统抽取收入信息数据,每月采集306个数据源,全量采集仅需1个小时,财务自动数据流达100%,业务自动数据流达80%,实现了全业务收入信息数据的全程系统化管控,极大地提高了收入质量管理工作效率。
  4.有效地防范了收入漏收风险
  通过收入质量日常化管理工作,在客户资料完整性、系统间数据一致性、对方摊分规则规范性等可能发生的收入滴漏方面建立预警模型,每月自动预警提交业务支持中心及市场部门进行排查分析,及时追缴费用,每年给企业带来了收益。
  5.保障了收入信息质量
  通过收入质量管理项目实施,广东电信整合了1197个客户主数据,强化1200个收入账目项管控,保障收入会计科目核算准确性,并自动生成收入确认报表,保证了对外披露收入明确信息与计费系统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了虚假收入产生,保障了收入信⒅柿俊?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