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中的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目标和特点,对可供选用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拟订计提减值准备的过程,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技术规定,在本质上却是内部人与外部人围绕经济利益的一种博弈。
对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中的会计政策选择,我国证监会一方面要求上市公司贯彻谨慎性原则,合理运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充分、客观地披露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强调监管部门将重点关注并查处因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导致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及存在重大遗漏的公司,采取及时到位的监管措施。
如果企业管理当局在计提减值准备上存在自利动机,那么,站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上来看,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中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产生如下问题:首先,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多变性与波动性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是复杂的,上市公司所做的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信息披露难以充分、客观;其次,上市公司是否贯彻谨慎性原则、是否合理运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即其公允性与准确性,是难以判断的;第三,基于以上两点,监管部门要对问题公司采取及时到位的监管措施,也是难以做到的。本文将分析以上三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问题1:计提减值准备的充分性与客观性
同一个行业中的企业,虽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大致相同,但各企业选择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却大不相同。笔者根据证监会的分类标准选取了沪市A股市场中的机械、设备、仪表类共120家上市公司,对其2007年和2008年年报中的资产减值计提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前后期(前期指2007年1~12月,后期指2008年1~12月)资产减值损失及其变动情况。
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从前后期均计提、前后期均转回、前期计提本期转回或前期转回本期计提三个方面来考察,几乎找不到哪两个公司是选择了基本相同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由此可以说明,大致相同的宏观环境,大致相同的行业,由于盈余管理动机和目标的不同,企业会选择最适合自身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资产减值计提行为并没有表现出充分性与客观性。从资产减值损失的变动幅度情况看,也没有表现出充分性与客观性(见表1、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