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经理人控制模式下的经营者会计行为偏好分析
作者: 许欣 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10-06-12 点击数:5684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一、会计行为与经营者会计行为偏好   (一)会计行为界定 会计行为是在内部动因和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按照会计行为目标的要求,遵循一定行为准则,会计行为主体采用会计特有的程序、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加工处理生成会计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的一种能动 ...

  一、会计行为与经营者会计行为偏好

  (一)会计行为界定 会计行为是在内部动因和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按照会计行为目标的要求,遵循一定行为准则,会计行为主体采用会计特有的程序、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加工处理生成会计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的一种能动性和目的性的实践活动。它主要由会计行为主体、会计行为动因、会计行为规范、会计行为手段、会计行为方式和会计行为客体组成。会计行为中的政策选择,都直接或间接地受企业最高层经营者的控制或操纵,会计行为是企业经理行为的一部分。

  (二)经营者会计行为偏好的表现形式 经营者可以通过构造交易的手段,如关联购销或改变赊销政策来调整销售额,可以规划公司合并使其符合权益法核算的标准,也可以调整投资额以改变报表的合并范围。经营者可以通过会计选择来实施特定的会计行为:(1)公司业务的分类问题。如主营业务与其它业务的分类、资本化——费用化问题,经营者为了获取短期利益,将研发费用予以资本化而非费用化。(2)会计估计。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对经济业务的某方面状况进行估计,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折旧的计提等。为了获取短期利益,经营者可能倾向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直线法而非加速折旧法。(3)备选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中做出选择,如收入确认的方法、折旧计提的方法、养老金计划成本存货核算的方法等。经营者为了获取短期利益,物价上升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4)公开披露的政策。当经营者的业绩好时,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经理可以选择无强制要求的自愿披露,披露的内容包括:财务报表中的某些细节、附注及报表、重大购销合同、资本投资计划、产品研发、盈利预测等。

  (三)经营者会计行为偏好选择 经营者会计行为偏好是以经营者在会计上拥有选择为前提的。经营者只有拥有了选择的可能性,会计行为偏好才有分析和研究的必要。会汁选择是指各利益集团,如股东、债权^、政府、注册会计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择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的行为。会计政策选择在本质上是经济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利益分享的制度安排,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不同结果的会计信息,进而直接影响财富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分配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各个利益集团都试图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弈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Watts和Zimmerman(1990)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表明会计政策的选择实际上归属于经营者。经营者拥有了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最终会导致两种行为:“效率”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效率”行为指把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交给经营者,使其可以选择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会计方法,进而实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策略。“机会主义”行为指经营者在签约后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上给予的灵活性而对会计数据进行操纵,使契约各方的财富重新分配,尤其是从事有利于经营者的财富再分配。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会计盈余的管理和操纵、会计舞弊、选择性信息披露、游说会计准则制定、购买审计意见以及合谋审计师等。经营者在会计估计、会计程序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选择权,从而也会有经营者会计行为偏好的存在。经营者的会计行为受众多因素影响,有经营者个体因素,也有外在的环境因素。所以经营者最终会选择“效率”行为还是“机会主义”行为,会随着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经营者的会计行为偏好不会一成不变的。

  二、经理人控制模式分析

  (一)经理人控制模式的产生 经理人控制模式是由公司股权高度分散所导致。公司股权高度分散的直接结果是,没有任何一位股东能够直接控制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一位理智的股东都会计算:要参与公司的决策,一方面必须说服其它的股东授权于自己,使其拥有足够的资格参与公司决策,这必须花费巨大的成本;另一方面必须直接收集足够的公司内外信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成本将极其高昂;在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与成本参与公司决策后的收益难以对称。股东的机会主义导致了单个股东不愿意,实际上也不可能对公司的经理层进行监督,小股东难以对公司施加直接的影响,导致“强管理者,弱所有者”。

Total:3123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