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心境下,记者有幸采访了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杨有红教授。可以用“学无止境”来描述他的人生历程,采访中,记者体会到了他“学无止境”的乐趣,领悟到了他“学无止境”的精神。
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
会计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吸引了杨有红用12年半的时间去学习它,从开始上大学到后来的博士后,经过越来越多的学习和研究,他发现会计是一门对知识素养要求很高的学科。
回忆自己当初的学习过程,杨有红这样认为:如果单纯讲会计理论层次的学习,自己学习会计确实是从基础学到了高端。本科阶段重视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能够从事一般的会计工作;研究生阶段要求加强对会计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如会计理论、财务理论以及西方经济学;博士阶段要求从整个管理学科的角度看会计,培养既能从事理论研究又能从事实务的高级会计人才;而博士后阶段则要求专注于对会计某一领域的研究,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经过这四个阶段的培养,就会发现自己对会计的理解变得更加深远,远不像人们想像得那样简单,觉得自己的知识很有限。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把会计的所有理论都研究透彻,只能研究自己有能力去研究,而且是中国国情所急需的问题。”杨有红说。
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杨有红如数家珍。近些年来,他在《会计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著作50余本,其中专著5本,代表作有《资产重组会计》、《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金融工具会计》等,并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资产重组,是杨有红在博士阶段研究的方向。当时,他就认为资产重组必然是我国9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发展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方式。那个时期,大批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企业并购以及企业上市,说明了资产重组在我国已经成为普遍的资本运作形式。基于这方面的研究,他出版了资产重组的会计专著,即《资产重组会计》。
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的框架已经奠定,尽管它还不够完善。这个时期企业要发展,主要是靠社会资源的配置,而资产重组恰恰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记者虽然是在采访,却好像是在听讲座。交谈中,杨有红喜欢穿插案例,将每个问题都诠释得清清楚楚,这是加强沟通和理解的方式,也是他的独特之处。
钻研内控,由表及里
内部控制是杨有红潜心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他提出的观点无论是对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4年10月份,他在《会计研究》杂志上发表一篇名为《试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对接》,论文发表后,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反响。“在此之前,理论界基本没有人厘清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公司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我认为它们之间既有重合又有交叉。”杨有红提出了他的新思路。
1992年美国的内部控制框架概念出来以后,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就从制度基础审计进化到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审计的发展相辅相成,它是服务于审计,服务于会计。
在我国,同样是审计界和会计界最早提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是为会计牵制服务、为审计服务的。以前只有内部牵制概念的时候,审计的方法就是账目基础审计,后来出现内部控制制度概念以后,审计的方法就是制度基础审计。审计评估内部控制制度时,主要看制度全不全,有没有有效地实施,然后再决定是抽查还是详细检查。“而现在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从单纯服务于会计与审计的发展到同时服务于公司的治理和管理了。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去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论界、实务界及政策制定部门都很重要。”杨有红说。
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杨有红认为,国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它们就相当于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会计准则的质量再高,如果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去为它保驾护航,那么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不一定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报表。
谈及此,他以资产减值为例,全面阐述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2005年,他在《会计研究》杂志上发表了《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研究》一文,值得很多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