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踪审计的事前控制
一是确定项目审计负责人,配置相应的审计人员。审计部门在开展跟踪审计前就应组成跟踪审计小组,专人专职负责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监督与管理,责任到人。二是根据项目特征制定相应的跟踪审计方案。在项目实施各阶段,审计人员的工作要点、主要内容以及相关部门需要提供的审计资料在审计方案里都应做出明确规定。这样,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可对照审计方案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得完整、到位,有无疏忽遗漏。三是和相关职能部门就跟踪审计工作招开联席会。基建审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建设项目都是经过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管理部门等单位共同努力完成的,目前,跟踪审计还是新生事物,有些人不理解,甚至怀有抵触情绪,认为是学校对他们不信任,跟踪审计就是跟踪监视,既然有跟踪审计把关,那就把一切责任推给审计部门,自己敷衍塞职,丧失责任心。为了让大家对跟踪审计有进一步了解,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在项目跟踪审计前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召开联席会议,与他们共同讨论跟踪审计方案,一方面可以听取他们好的建议,一方面让他们了解跟踪审计的工作职责,这样互相沟通、换位思考能够增进了解,给审计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便于有效开展工作。
二、跟踪审计的事中控制
跟踪审计的目的是规范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因此,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活动这个核心,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造价的环节是跟踪审计的重点。因此,跟踪审计应该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招投标阶段。首先,审查工程量清单并参与标底答疑。现行的工程量清单招标实行量价分离,量的风险由甲方承担,因此提供给乙方的工程量清单应尽量准确,以减少结算中因量的变化带来造价的增减。审计人员应根据招标文件及图纸要求审查工程量清单是否完整、准确,有无多算、少算、漏算,发现的问题应在标底答疑时提出来,告知每个投标单位,并对工程量清单做相应的调整。同样,对施工单位提出来的问题,应该核实并备案,经过确认的同样作为修正后的工程量清单的组成部分。
其次,审查招标文件并全过程参与工程招标。对于招标文件主要审查其招标范围是否完整;文字表达是否准确;评标办法是否科学;程序是否合法;甲供材规格、型号、质量等级等是否符合工程要求,价格是否合理;对乙供材的质量、价格等要求是否明确。审计人员参与招标过程,便于对评标过程有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商务标部分,常常出现一些超低或超高价,审计人员应对这些“超常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因。在评标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现场答疑及承诺,审计人员应要求以书面形式记录备案,一旦其中标,将写进合同条款。
最后,审签施工合同。工程施工合同是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是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甲乙双方之间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通过合同确定。审签合同的目的就是避免因合同不完善、意思不清楚、格式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隐患。合同审查的重点是: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形式是否符合本工程特点;文字表达是否准确;合同条款是否完整。特别是一些投标时不考虑,在结算时需调整的项目如:赶工措施费、优质工程奖等该如何计取;在履约过程中出现的变更、签证等该如何处理;如何界定违约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另外,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合同文件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三者之间的统一,避免产生矛盾。如投标书中让利幅度是以投标总价为让利基数,而签订合同时却是扣除甲供材后的总造价为让利基数,这一变更的实质就是减少让利总额,使建设方增加工程投资。
(2)施工阶段。首先,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由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后无法看到,因此是最难监督、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跟踪审计人员一定要到施工现场了解具体施工做法,做好取证记录,如水管、电管的型号、材质、品牌;防水、防潮层的做法等都应详细记录下来,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施工图纸上都没有详细标注构造柱和圈梁,只在说明部分作了简要交代,审计人员一定要深入施工现场,将实际情况记录下来,所有的隐蔽工程都要经基建、监理、审计、施工四方会签后才能隐蔽。
其次,审查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是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主要原因。工程建设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在此期间常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地引起工程变更和签证。同时,由于施工单位在竞标时为了确保中标,不得不降低利润空间,中标后,便将目光转向变更和签证,想以此提高工程造价,弥补让利损失。甚至有少数甲方和监理职业道德低下,为了一己之利,相互勾结,捏造事实,弄虚作假,合谋做伪签证假变更。因此,对变更和签证的审计是跟踪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应主要审查理由是否充分、情况是否属实、计量是否准确、手续是否齐全、资料是否完整、与合同有无冲突等。审计人员务必坚持原则,对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的行为坚决抵制。
(3)决算审核阶段。工程结算是工程投资的汇总,也是单位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工程结算的方式应根据合同约定,现在一般大都采用标底+变更的方法。审核前,首先要熟悉合同和投标文件,弄清招标范围,明确哪些内容可调整,哪些内容不可调整,对于可调整的部分,再根据现场有关资料,审核工作量计算是否准确,与现行有关规定有无冲突,定额套用是否正确,有没有高套重算。材料价格是否符合合同约定,费用计取与有关规定是否一致,让利是否满足合同约定等。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与甲方、乙方、监理多沟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又要注意工作方法,最大限度的使工程造价得到准确反映。审计结果在得到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后,审计人员出具审计结果通知书,审计结果通知书中除了写明审计结果、核减(增)额,还应交代一些特殊事项,包括如何处理甩项工程、如何处理甲供等。
三、跟踪审计的事后控制
主要是做好审计资料归案工作。每项工程审计结束后,必须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及附件、现场变更及签证纪录、审计结果通知书等资料整理登记归档,并对审计数据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建立审计项目档案。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有遗漏,做到一事一档。
在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中,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务必保持审计独立性,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与服务”而不是“管理”,因此,一些应由其他部门行使的管理职能,审计部门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比如:图纸绘审,工程进度,安全防护等基建部门的正常管理工作,审计部门就不应过多干预,干预过多,审计部门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审计工作失去了独立性,所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难以保持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给审计人员带来巨大的审计风险。这样,不但违背审计工作的职能,而且容易挫伤其他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使部门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因此,审计工作一定要定位准确,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介入不包办,独立不孤立”。
二是建设项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没有哪一套跟踪审计方案能够适合所有工程项目,如果生搬硬套,不但跟踪审计方案不能起到指导性作用,反而让被审单位认为跟踪审计只是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项目特征、不同施工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跟踪审计方案,使审计方案切实可行,真正对审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而不只是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2]《合同法》
[3]《招投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