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考试高频陷阱及避坑策略
0
1
案例分析题判分规则
高级会计师考试采用人工阅卷方式。具体评分标准和判分规则如下:
高级会计实务试卷总分100分,应注意的是,试卷卷面总分为120分,共九道案例分析题,其中最后两道案例题为选做题,每题20分,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做其中的一道题。因此,“九选八”后,要求考生完成的题目总分值是100分。
1.对于文字表述题目,与标准答案中“关键词”所表述意思一致即可得分;
2.对于计算分析题,具体看题目的要求,如果题目要求列出计算过程的,未列示计算过程但计算结果正确或计算过程正确但结果不正确的,得一半分值。
如果题目没有要求列出计算过程,此时计算结果正确即可得分。
3.解答时题目单位与题干中的单位保持一致即可。
4.对于选答题都作答的,考试取两者中得分较高的计入总成绩。
0
2
案例分析题命题特点
《高级会计实务》案例分析题,有几个显著特点,概括来说就是考核面广,没有多少计算内容,偏向于理解、应用、判断方面。
①综合性强,侧重考查考生的管理思维;
②实务性强,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知识应用能力;
③侧重考查最新复杂业务、热点问题的会计政策领悟和实际操作能力,充分体现新环境下的最新成果;
④考察内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
0
3
做题技巧
①问什么答什么
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切忌长篇大论,答不到关键点上。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是“按点给分”,即使答了很多内容,但都不在点上,阅卷老师也不会给任何同情分。
②涉及计算的知识点比较集中
每年试题中都会涉及一部分计算性题目,但是都比较简单,相关的题目考核方式都比较固定,做两三道题,能够总结出做题“套路”即可。
③答案要能够体现出分析的意思
比如题目要求指出某公司预算管理专题会议要求中体现了哪些预算控制方式,资料中体现了哪种预算控制方式,就写出哪种方式,切不可将所有的预算控制方式全部答上,如果全部答上,则阅卷老师认为没有任何分析的意思,直接照搬教材上的内容,不会给分。
④高会考场上控制好做题时间
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长为210分钟,平均下来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是25分钟,扣除阅读题目的时间,考生应该在15分钟内答完一道题目,要求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章高频考点。平时备考过程中也要适当控制答题时间,为正式考试打好基础。
高级会计师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会计、财务、税务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做好案例分析题的方法和技巧:
考试前的准备
扎实掌握知识点:高级会计师考试涵盖的知识点广泛,包括财务战略、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合并财务报表等多个方面。考生需要系统学习并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要记住概念和公式,还要明白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研究历年真题:通过分析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命题风格、题型特点以及常见的考点分布。可以发现一些高频考点和命题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同时,也能熟悉案例分析题的答题要求和评分标准,从而在考试中更好地把握答题方向。
进行案例练习:选取一些高质量的案例练习题进行训练,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能够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同时,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考试中的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案例:在答题前,要认真阅读案例内容,包括背景资料、相关数据、业务描述等,全面了解案例的来龙去脉和具体情况。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和细节,如重要的财务数据、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或争议点等,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精准分析问题:明确每个问题的核心和考点,确定需要运用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例如,问题是关于财务分析,就需要考虑运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如果是关于内部控制,就要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有些问题可能需要在前一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解答。
构建答题框架:在正式答题前,可以先在脑海中或草稿纸上构建一个答题框架,明确答题的思路和步骤。一般来说,可以按照 “提出观点 - 分析原因 - 给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的逻辑进行答题。这样可以使答案层次清晰、逻辑严谨,避免遗漏重要要点。
规范答题表述:答题时要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的会计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晰。按照题目要求的格式和顺序进行答题,如需要列示计算过程的,要详细列出计算步骤;需要阐述理由的,要条理清楚地说明原因。同时,要注意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考试后的检查
检查答案完整性:检查是否回答了所有问题,有无遗漏。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案例分析题,要确保对每个问题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解答,没有忽略重要的要点。
检查计算准确性:如果答案中涉及计算内容,要仔细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单位换算等细节问题,避免因计算错误而失分。
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答案的逻辑是否连贯、一致,前后观点是否矛盾。确保分析和结论之间有合理的逻辑关系,所提出的建议或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