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看,对国库监管提出了挑战。具体而言:一是削弱了国库的监管职能。(1)国库的审核权难以发挥。改革前,国库可以对每笔预算拨款的凭证要素、拨款用途进行逐项审核,发现要素不全、填写不正确、用途不合理的拨款可立 ...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修订的《公司法》”),对我国现行公司法的体系和实体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及其理念、制度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取消了“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 ...
常来说,财政风险就是财政面临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其集中表现为赤字和债务的膨胀,当这种膨胀超越一国经济和社会承受力时,将演变成财政危机,并由此引发一国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和社会动荡。财政风险是政府直接承担的风险。但除财政风险外,政府还可能要承担其他经济风险,如金融 ...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医院对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其对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知之甚少。在我国正在推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对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促进我 ...
一、保险业信息的预计性
原则上,一份保单终止效力前,保险公司是无法计算这份保单所带来的真实利润的,只能估计这些保单的未来变化。确认保险业务的真实利润必须依赖估计。会计人员为了满足管理者、所有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要在财务中报告每一年的利润,这就需要一个独 ...
为了解决高校发展中的资金矛盾,很多高校开始向金融机构贷款。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目前我国公办高校银行贷款大致为1500亿元至2000亿元。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使金融机构变得更加谨慎,对高校新增贷款的审查力度有所加强。很多高校 ...
企业的财务活动是连接市场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其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收付活动,而是包括资金筹措、投资决策与日常管理等多内容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出纳工作在会计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在收支凭证真实、传递循序渐进、货币计量准确、信息反馈及时等方面。在实际工作 ...
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就是预算单位在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各类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财政资金专户,相应取消执收执罚单位设立的各类收入过渡账户,预算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财政性资金支出账户。支出通过国 ...
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也大大提高,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的对象更是日趋复杂,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在许多方面,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判断,才能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才能合理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财 ...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民营企业仍然受各种人为和非人为因素制约,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粉饰报表、乱用发票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民营企业的长期利益,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容非常庞杂,政策法规牵涉面多,管理难度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存在“两张皮”现象,影响着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制约了公共预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在分析预算管理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 ...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要求,我国将于2007年1月1日始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这次改革将构建新的政府收入分类体系、支出功能分类体系和支出经济分类体系,是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分类体系最重大的一次调整。这次政府收支分类 ...
所谓部门预算,是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部门预算制度的改革具有增强预算资金分配上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加收支透明度等优点 ...
并购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经营,是企业重要的资本经营方式,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进行战略重组,达到多样化经营的目的或发挥经营、管理、财务上的协同作用,使企业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事先策划和安排,优化纳 ...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不仅仅是指网上交易,更重要的是包括了采购、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企业整个商务活动的信息化,我们把它称之为现代电子商务。谈到电子商务,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企业ERP,二者的概念几乎 ...
近几年来,我国在会计标准建设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特别是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楼继伟,2006),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会计造假、舞弊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由于高质量的会计标准并不一定能产生高质量的财务 ...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具体会计处理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 ...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新会计准则要求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投资收益和处置损益等方面规定的差异,从而产生一系列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 ...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适用范围的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一般可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股权时的成本计价,其后,除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收回投资等情形外,长期股权投资的 ...
某机电公司因质量管理上的需要,准备为技术部添置某种型号的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的设备若干套。该公司设备部门已具备生产这种简易检测设备的能力,经市场调研与经济分析,决定自行生产。该公司在自制这批设备过程中,耗用外购材料5万元,该批材料已抵扣进项税额0.85万元,另领用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