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9年大学毕业后考《会计》和《税法》,两门均低分侥幸通过;2010年考了《审计》、《财管》和《经济法》,三门也是低分通过;2011年《战略》考了59分;2012年《战略》成绩是79分;2013年《综合》考了72分。至此,我CPA考试全科合格,长达4年的CPA备考经历也画上了句号。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下我备考CPA的一些心得。
自学能力一般的可报考辅导班。对于自学能力较强的人来说,大部分科目可以自学。但《审计》、《战略》等较为抽象、不容易抓住重点的科目,最好报辅导班,让老师告诉你重点;对于自学能力一般的考生来说,报辅导班还是有用处的。
我前三年的考试均是自学,没有报任何辅导班,结果《战略》考了59分,其余五门都是60~65分。2012年报了某网校的课程,《战略》一下子提升了20分,2013年的《综合》考试也报了班,成绩也还不错。当然辅导班只是一个工具,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努力程度。
见到曙光时不能大意。在你通过了大部分科目,只剩最后一两门科目时,一定要咬牙坚持,不能沾沾自喜,否则容易马失前蹄、前功尽弃。我的经历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我前两年通过了5门,心里颇为得意,认为2011年就考一门,还是最简单的《战略》,应该会很轻松,对这门考试也有点掉以轻心。正因为如此,我开始想备考其他考试,比如,ACCA、司法、证券从业资格,甚至买了一些书回来开始复习。结果我2011年的《战略》却没通过,这对我打击挺大的。2012年和2013年我就憋足了劲儿,心无旁骛地备考注会,结果以较高的分数通过了。
备考要尽早。考CPA是需要花大把时间备考的,应该提早做准备。不排除有的牛人考前一个月突击一下就能过,但那只是个别例子。我也不提倡考前三个月才开始准备、每天学习五六个小时的做法。我一般是上一年冬天就开始看书了,每天坚持看一两个小时。可能中途由于工作忙,或者懒惰,会停几个周不看书,但由于备考时间长达10个月,复习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我2010年考试前的那两个月,正赶上公司改制,财务工作特别忙,我每天晚上11点还在郊区的子公司里查账、盘点,所以考前的8、9月份,我一周都看不了几次书,但那年我还是通过了三门,完全是得益于我准备得很早。
CPA是求职路上的敲门砖 。现在的注会早已不是那种一考出来就能马上带来经济利益的证书了。但注会在求职过程中,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敲门砖。同等条件下,有注会证书应聘成功的概率高一些;不同等条件下,注会证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你的短板。
我毕业几年到现在已经跳槽了两次,每次都在不满足应聘职位所要求的年限的情况也被录用,我认为这是我CPA考试通过了几科的缘故。
值得提醒的是,你不能把你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考证。有人毕业两年考了一大堆证书,由于工作年限太短,无法发挥证书的价值。学习考试是好事,但要和自身的发展、职位的提升结合起来,这样证书才会发挥最大价值。如果考证之后工作中用不上,有考证这个时间,还不如用来陪陪家人、读点好书呢。
如果一次考试不如意,不要气馁,要尽快开始准备明年的考试,千万不能放弃,有时候成功与失败就是一念之差,越过了这座高山,你将会有很大的提升。“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只要一双翅膀;灰姑娘变成美公主,只要一双水晶鞋。”所以,一定要用踏实的努力来换来自己的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