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关于健全医疗卫生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09-05 点击数:2168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渐向“深水区”迈进,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营业务也日趋复杂。受医疗卫生系统所处行业特殊性的影响,其生产经营活动必然要受到内部和外界更加严格的规范。2012年曝光的“问题胶囊”事件反映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系 ...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渐向“深水区”迈进,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环境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营业务也日趋复杂。受医疗卫生系统所处行业特殊性的影响,其生产经营活动必然要受到内部和外界更加严格的规范。2012年曝光的“问题胶囊”事件反映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内部控制存在极大的漏洞。在此背景下,健全医疗卫生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全面提升监管力度,有效避免和降低风险就成为医疗卫生系统管理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医疗卫生系统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医疗卫生系统而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首先,医疗卫生系统要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其次,医疗卫生系统要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行业和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益。因此,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是医疗系统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目的。

  再者,可靠的信息报告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因此,提高信息报告质量,是医疗行业必不可少的控制手段。

  二、当前医疗卫生系统实施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一是不少医疗卫生机构并未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只是把它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汇总,在某些机构,领导长官意识浓厚,指示会计人员造假,违反财经法规,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二是制度不够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现已基本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但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没有成型的文件规定。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严谨,仅仅把一些业务规章制度当作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明确,影响了执行的效果。

  2.内控制度制定不科学

  有些医疗卫生系统尽管建立了相关的会计控制制度,但缺乏科学性与连贯性。实际工作中待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惩罚,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多数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对常规性业务进行控制和监督,而对不经常发生的业务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控制,容易造成对某些环节的疏忽。或者偏重于具体内部会计控制活动,而忽视内部控制的环境、财务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执行的监督以及效果评价。具体而言,一些医疗卫生系统在以下几个业务环节存在内部控制不规范的现象:

  (1)医疗费用审核环节内部控制不规范。由于参保人员覆盖范围的扩大及定点医疗机构的增加,实现专人审核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支出的合规性已经困难,复核制约环节形同“纸上谈兵”。

  (2)缺乏规范内部控制系统的条件。目前各地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一般为科级单位,负责全市参保职工的缴费、增减变化、网络系统维护、IC卡制发及挂失毁损、个人账户查询、医疗费用审核、结算、报销等业务,规模小,人员少,一般都是身兼数职,很难形成规范的内部控制系统。

  3.缺乏适当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在有的医疗系统里,虽然已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许多信息被管理当局控制,实际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功能,系统内部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缺失。

  三、健全医疗卫生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医疗卫生系统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增强系统经营管理工作的可控性。在当前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医疗卫生系统内部控制制度更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医疗卫生系统在安全、有序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方面,尽快建立起符合医疗卫生系统实际、科学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层人员及时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树立风险控制意识,并在具体行动中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评价监督机制,增强凝聚力,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岗位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建立业务的常规性授权和办理例外业务的特别授权体系

  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审批层次、授权审批程序和授权审批责任,形成责任明确、有权有责的管理控制体系。医疗卫生系统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3.加强过程风险控制

  一是控制业务活动中的运行风险。(1)规范业务操作规程。着重规范参保登记、缴费申报与核定、账户管理、医疗费用结算、基金财务、稽核监督等环节的操作流程。(2)建立业务审核制度。办理医疗保险各项业务应严格审核相关报表、凭证等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是控制管理活动中人事政策风险。具体内控措施包括:完善内部环境,通过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建设使职工对系统产生认同感并做到协作团结,编制、补充整合现有人事制度;加强风险评估,对人事活动中存在的人事变动风险予以重视,加强识别和分析;采取多种控制活动,如培训讲座、职务轮岗、绩效考评、岗位评价标准等;加强信息与沟通,通过职代会商定重大人事制度、编制发放员工手册、在办公内网上刊登培训信息等方式帮助员工参与制定和熟悉卫生机构人事政策;加强内部监督,包括工作检查、与员工交流、重要岗位人员离职审查等。

  三是控制财务活动中的现金风险。目前已经编制完成财务部工作制度与财务部控制制度。例如,为避免收费人员下班前过多现金压库,产生挪用和遗失风险,规定每位收费人员必须在当日银行解款前上缴所有现金收入;对退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欺骗风险,规定要求每张退款发票必须有医生、患者和两位收费人员签字,并附退方等原始单据;对核算室的现金风险,除职务分离控制外,还有加强教育培训、授权控制等措施。

  4.完善信息系统控制程序

  每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每个员工都要了解医疗系统内部控制的有关内容以及进行迅速的信息反馈。完善的信息系统使系统内部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随时获取和交换控制活动中的信息。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资产管理、成本核算、收费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科学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将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统一管理,以全面评估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资源,全面、准确、及时提供各方面所需的会计、管理信息,使管理者了解系统运营状况。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