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杜邦分析法对中石油和中海油两家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发布时间:2013-03-29 点击数:4664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作为一种很实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把各种比率结合起来,利用若干相互关联的指标对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这种方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出发,层层分解至企业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 ...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作为一种很实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把各种比率结合起来,利用若干相互关联的指标对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这种方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出发,层层分解至企业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从而满足了经营者通过财务分析进行绩效评价需要。
    下面将借助杜邦财务分析法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两大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深入地了解中国石油业的两大巨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市值变化及发展趋势。

一、公司概况
    中石油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者,主要从事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总资产达到92亿美元,拥有将近44万员工,在中国石油行业排名第一。中石油于2000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PTR)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57)挂牌上市。
    中海油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石油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现有员工4.4万人。中海油于2001年初分别在纽约和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决定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前,首先关注的是其股价的历史表现,然后结合企业的实力加以判断它的未来发展潜力。我们对中石油(PTR)、中海油(CEO)、法国道达尔(TOT)、英国石油公司(BP)、雪弗莱(CVX)五大石油公司在2002至2007年的股价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五大石油公司的股价总体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和其企业背景及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相吻合。然而我们注意到中国的两大石油企业股价涨幅尤其迅猛,远远超出其它几个石油公司。其中,中石油以稳健的经营作风见长,但其石油行业的领先地位,使得它的股价节节攀高,2007年涨幅达500%。而中海油,作为2001年刚刚挂牌上市的股市新秀,就象一匹黑马,从2002年到2007年其股票一路飙升,接近300%。投资者及海外金融市场为何如此看好中石油和中海油呢?让我们首先从这两家公司各自不同的发展战略说起。
    中石油以提高每项业务的经营和财务业绩,经营合理化,降低成本,提高资本回报率为战略目标,制订与国际行业标准一致的资本结构和负债比率,力争把资本支出降至最低,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利用资本市场,并使公司的股息增长速度与行业惯例保持一致。
    中海油则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发展质量,以在2008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能源公司为战略发展目标,全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建设一家国际一流的综合型能源公司。
虽然我们看到中国的这两家石油企业在加大油气勘探投资力度、提高成本效益、国际化经营理念和建立精干高效的国际石油公司形象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在具体的发展上,两个公司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为了国家的能源保障,实现国内油气产量的稳定增长,中石油每年都将利润的55%用于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等再投资。从2002年的7361亿元到2006年的1.4万亿元,其资产总额在四年内几乎翻了一番。不仅如此,中石油一直保持稳定的派息政策,每年将约45%的利润用于分红,约55%的利润用于再投资。而其流通股股东也同时从股票价格上涨中实现了更多的收益!做为中国乃至亚洲“最赚钱”的企业,稳健的收益加上合理控制成本,使得中石油成为投资者青睐的热门对象。
    而中海油属于国家进行能源扩张的重要棋子,改革开放使海洋石油工业迅速崛起,加快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海洋石油开采具有显著的行业特点: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要使海洋石油事业获得大的飞跃,就必须对外开放,实行全方位对外合作,不断吸收资金、引进技术、分散风险。近两年来公司不断地在中国本土和国外寻找及扩张能源,开发油气田,积极参与国际并购和海外合作,预计公司将会陆续得到其先前投资所带来的回报。2007年后中海油在国内及海外投资的多个项目将得到回报,因此公司的前景可期,这一点也在中海油的股票价格涨幅趋势上得以体现。同时,这也符合高风险伴随高收益的一般规律。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中石油和中海油的总资产情况对比
    分析表1,我们会发现两家石油公司在2003年到2005年三年间的增长速度非常接近,复合增长率都为24%。但如果进一步分析其资产结构,中石油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却远远低于中海油,分别为23%和42%,这说明中海油在应对短期资金需求时比中石油更加自如。但从三年的数据来看,中石油已经意识到其较弱的资金流动能力并开始试图改进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2003年为16%,2005年为23%,流动资产绝对值三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48%,远快于其总资产的的增长速度24%。中石油有望在未来几年中继续加快流动资产的增长从而不断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企业活力。
    如果继续分析流动资产的组成,我们会发现中石油在应收帐款的管理上优于中海油。中石油的应收帐款在三年间流动资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逐年递减,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50%一路降到2005年的16%;而中海油的应收帐款则在随着每年流动资产的增加而增加。就对应收帐款的财务管理而言,中海油应尽量加速收款,以降低坏账风险。
    (二)中石油和中海油两家公司的资产与负债对比
    如表2所示,两家公司在2005年拥有非常相似的负债比率:34%,即每100元的资产中有34元负债,这种相似负债率代表了石油行业资产负债结构的特点。就短期应对负债的能力而言,中海油拥有更高的安全系数,中海油和中石油的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分别为3.26和1.15,这无疑增加了中石油无法应对短期还债的风险。
    (三)中石油和中海油两家公司的损益情况
    2003年——2005年期间,中石油的年销售收入远远高于中海油,其2005年的增长率也快于中海油。但由于两家企业的业务规模相差甚远,为了较客观地比较他们的销售及盈利能力,我们采用百分比的方法,即观察成本、费用及利润等指标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
    2003年至2004年,中石油的成本控制优于中海油,但其费用则高于中海油,这造成这两年中两家企业的利润非常接近。中石油的高费用与它的企业结构有关,中石油的总资产三倍于中海油,但其员工总数却十倍于中海油;而中海油的高生产成本与它的采油形式有关,海洋石油开采具有显著的行业特点: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因而海上作业的成本远高于陆地作业。
    但这一形势在2005年发生了变化。2005年中海油的渤海油田在产油量上成为继大庆和胜利之后的中国第三大油田;2005年渤海海湾旅大油田投产,中海油拥有100%全额权益;2005年12月中海油合作伙伴在南海东部海域油井产油成功,中海油无偿获得51%的权益……这些低成本收益正是中海油在2005年收获高利润率的原因,中海油以成本的降低及利润的增加证明了其强大的盈利能力。
    (四)中石油和中海油资金周转能力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中石油在利用资产盈利方面做得更有效,其2005年的周转率为73%,即每100元资产可以带来73元的营业收入,而中海油则无论在单年或连年增长率上都不及中石油。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