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保障企业依法经营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活动,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一种有效机制。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制度规避风险、控制风险,降低风险,努力实现“速度、效益与风险”的平衡,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从而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多种外部因素力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日益显现,人们对审计工作的意识明显增强。本文着重探讨了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的职能定位及提高内部审计监督能力的对策。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促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断进行自我修复和改进,在内部控制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内部审计是企业依法经营的“经济卫士”
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保障就是经营的合规性,依法经营是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对企业而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要发挥具有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的作用,首先必须依法经营。而企业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通过监督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监督各单位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的情况,监督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意见、审计建议及审计整改情况,以保护企业的利益,维护出资人的权益。
2.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健良医”
内部审计不仅要行使监督职能,更重要的是履行好评价和咨询的职能,通过“望闻问切”诊断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内部审计通过审查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揭示企业在内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事前预测把关、事中监督检查和事后审计查出,实现审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加强企业风险控制,切实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好服务。
3.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师”和“助推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将成为董事和各级高管人员及时、客观地了解掌握公司经营发展状况、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与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及时找出内部控制的不足,改善内控流程,反馈各级子企业、职能部门在实施集团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从而有效防范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经营、财务、法律等方面的各类风险。
4.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者的“好帮手”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应当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一个人很难保证不生病,企业管理者也一样,不可能不犯错误。内部审计通过对被审查活动的检查和不足,能够客观、公正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协助企业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好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
5.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免疫系统”
病毒无处不在,人能够战胜各种病毒的关键是具有免疫系统,缺少免疫力,人就会生病或死亡。企业也一样,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各种威胁和病毒的侵蚀,没有内部审计这一免疫系统及时进行体检、诊断、监督和纠错,企业潜在的病毒将难以及时发现和整治,日积月累,必然积重难返,最终走向衰败。企业通过内部审计的监督和咨询,不断“吞噬”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种病毒,达到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目的。
6.内部审计是企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高素质、高水平的内审人员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公司大政方针、发展战略,了解经营策略、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熟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风险点和关键点;加上内审机构的特殊职能和定位,审计人员更超脱、更综合。纵观国内外许多大公司,都充分利用审计部门的综合优势,将审计部门的工作经验作为提拔高级管理人员的必要条件。
二、提高内部审计监督能力的对策
1.提高认识、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定位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推动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审计的理念更加强调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健全机构,强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在选拔内部审计人员时应制定相应的标准,审计人员学历必须达到某个层次,还须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审计理论知识和相关年数的实践经验,这样可以使得审计机构人员的专业水平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后续培训时只需花费较少的财力物力;另一方面,从目前我国的实际考虑,内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企业所使用的专业软件的设置与使用,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熟悉评价软件系统的内部控制,采取有效的方法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利用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也就是说应当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使审计人员的知识领域得以拓宽,尽量多掌握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适应时代的发展。
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企业应按照有关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明确工作职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开展,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标准,明确审计内容和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4.转变观念,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审计监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内部审计部门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才能取得实效。一是必须与企业高层领导保持密切联系,多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让领导了解审计、支持审计。二是审计人员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和目标,不仅做到监督,更要发挥咨询、服务的职能,通过提供优良的服务,识别和预防风险,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5.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审计方法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事后监督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因此,内部审计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使之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公司管理中应用程度的提高,开展和实施事前审计及事中审计已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内部审计,就是要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操作平台,并结合一定的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方法,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逐步实现内部审计从以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