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03-01 点击数:3208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活动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办学要求,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内涵。因此,规范财务管理、建立新型的校院两级财务新体制、实行财务管理创新迫在眉睫。笔者从分析构建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入手,提 ...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活动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办学要求,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内涵。因此,规范财务管理、建立新型的校院两级财务新体制、实行财务管理创新迫在眉睫。笔者从分析构建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关于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一、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的内涵

    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前提下,适当地将财权与管理权下放到学校二级机构中去,主要包括在规定范围内自主支配学校的预算经费以及创收经费的开支等。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财务管理僵化、资源浪费严重、学院办学积极性不高等弊端,严重制约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实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将打破高校实行多年的集中管理模式,通过对学校资源的重新配置,建立起适应高校校情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在新型机制下,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结合、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管理目标、划分经济责任、实行分级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激发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保证学校财务管理统而不死,对二级学院财务管理放而不乱,并形成“学校掌控全局,二级学院活力倍增、全校上下协调有力、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为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是市场经济与教育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为此,高校应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起“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经费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体制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费分配、管理制度与模式;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下沉模式,将经费的分配与使用逐步下放到各二级学院;提高成本观念、主人翁意识以及资源整合与分配的意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办学活力。

    (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是学校财务创新的需要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经费来源渠道增多,金额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统一核算与管理的财务集中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因此建立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形成资金筹划、资源配置、资本运营等全方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成为新形势下的需要。此外,增强院系办学的自主权、积极性也间接要求高校赋予其财务管理自主权。

    (三)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目前的财权集中管理虽然有利于统筹资源配置,保障学校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完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其弊端也越来越多。首先表现为经费的分配与各学院实际需求情况不匹配,造成财力资源浪费;其次,财权的集中与内部管理不善,容易造成行政和管理部门消耗大量的办公及其他经费,而对一线教学经费往往分配不足。这种资源配置的低效根源就在于原有的财务管理管理制度的缺陷。因此,建立一种合理高效的财务二级管理制度,在制度上规定学校与二级单位的财务关系,在明确财权的基础上提升院系的财务自主权,将有利于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科学合理地运作、调配资金,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四)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是形成院系特色与人才培养的要求

    单一的国家财政拨款与学费收入获取资金的方式,在当前的形势下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资金需求。目前社会资金越来越多地进入了高校,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任何一所高校要想在新形势下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院系特色的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体系。在原来学校统一管理体制下,学校管理者由于职位特点以及专业约束,很难了解院系的详细信息,特别是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因此优势学科发展寄希望于高层管理者不太现实。而院系单位虽处在教学一线,但却不能够通过对教学和科研资金的合理分配与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因此实施财务二级管理制度,赋予处于教学前沿的院系充分的财务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高校形成自身特色的要求。

    三、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

    对于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笔者认为,通过明确改革目标、划分经济权责,合理制定经费划拨办法、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和执行监督以及建立财务评价体系等举措,创新建立新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帮助高校走出目前财务管理困境的良药。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