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信息一体化不断加强,会计行业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因会计诚信缺失而饱受的质疑。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必将阻碍经济的发展。会计诚信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正确决策、实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对外贸易及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笔者从会计诚信的含义入手,通过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危害的分析,最后提出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治理对策。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一)会计诚信的基本概念
会计诚信是指行为主体(指生产、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人员包括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企业管理层等),在从事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工作时,应诚实守信、尽责尽守,运用合法、合理的技术和方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会计诚信一般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会计及相关人员,应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出现矛盾时,能从大局出发更多地考虑社会利益;二是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真实、公允。
(二)会计诚信的基本属性
1.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
正常商业活动意味着交易双方都“自愿”进行交易,交易双方均具有正常的、势均力敌的谈判能力,没有一方是按照不利自身的条件进行交易的。
2.会计诚信是信用经济的体现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仅包括对个人人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当事人或交易主体能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并有能力承担义务。
二、会计诚信缺失形成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1.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人员在记账核算等环节的失误或有意做假账都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不少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故意伪造、变更、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以谋个人利益。
2.企事业单位谋取自身利益
企事业单位为谋取自身利益,授意会计做假账,应对和蒙蔽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检查。
3.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力度不足
政府监督是保障会计诚信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法规规定对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处分,但具体处罚由执法部门自主决定,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情况屡见不鲜,极大地助长了造假者的胆量。
(二)根本原因
1.低成本的利益驱动
会计舞弊行为泛滥根源在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驱动。企业通过隐瞒收入或虚增成本以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同时,政府对企业业绩考核目标不完善,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现象仍较严重,一定程度上迫使企业以会计舞弊粉饰经营业绩。
2.失信成本低
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打击力度不够、惩处不到位,造假所获取的利益远大于付出的代价。
3.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现代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产生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人员可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来操纵利润。
三、会计诚信缺失造成的危害
(一)影响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会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情况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二)危害股市健康发展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投资的主要依据取决于公司发布的有关财务信息和会计报表。而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扭曲了公司股票的实际价值,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最终导致股市低迷,进而损害国家利益。
(三)有损会计人员形象
会计的本质是诚信、真实,部分会计人员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伪造、变造、隐匿会计资料,利用个人工作之便,监守自盗、贪污公款。最终是以身试法,走向犯罪道路,极大地损害了会计人员的形象。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途径
会计诚信危机造成的后果是严峻的,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要想更进一步提高会计诚信,可以有如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