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与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构建的一种互相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与职责的分工制度。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的各层管理人员,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资产的完整性、内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约束、调节的一种管理手法。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实施有效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了整个企业管理过程,因此,要不断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制度。笔者主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原则、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必要性
(一)公司治理的需要
一个好的企业,与公司治理有关,公司治理的范围主要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分配与制衡问题。若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得到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也随之得到改变。部分因素阻碍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如内部人员、董事会作用发挥不健全、内部监督力度不够等。部分管理人员虽然知道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各种他人或自身因素的影响下,忽视内部控制的建设,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他们只是重于口头形式,落实情况不明显,甚至处于控制制度以外,久而久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遭受到破坏,最后内部控制宣布失败。
(二)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需要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目前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实施不仅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保证了财产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完整、规范、标准性,及时改善不良的措施,从而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企业经营中风险率的发生。一个好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屹立不倒,就要企业勇于面临各种不同程度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内部控制可以对经营风险做好评估准备,可以把经营风险扼杀于萌芽阶段。
(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通常都与企业的生产、财务以及销售等各个部门紧密联合在一起,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功效。由于严格的考核与监督制度,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员工的表现,同时规范奖惩制度,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扬与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严办,杜绝不良情况再度发生。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科学有效地对企业各个大小环节进行严密的监督,从而保障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必须遵守的原则
企业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必须要遵循政府法令、会计法规以及统一的会计制度,同时还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背景以及管理的需要,结合内部控制理论来进行设计和完善。
(一)必须要适应企业的特点与财务管理要求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不仅需要遵循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统一规定,同时还必须要充分地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管理要求出发,让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凡是企业能够自主选择的各项财务事项,都应该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来结合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以及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规定。
(二)遵循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的财务活动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当广泛,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企业中财务组织的设置是否合理,财务关系的处理是否恰当,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要体现出这一原则,就必须要对需要承担财务指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落实,然后根据具体的财务管理责任人来赋予他们相应的管理权限,并根据他们所履行的财务责任的具体情况来给予其应得的物质利益。
(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国家为了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为各个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出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所得到的关注更多,也有着较多的优惠政策。企业需要在国家的相关财经法规的指导下进行微观上的财务管理,因此就必须要注重原则性。但是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具体运转特点,这就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需要拥有一定的灵活性。
(四)效益性原则
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目的就为了对企业内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并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但是却不能够因为要规范会计行为而忽略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而是必须要能够在满足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让会计制度变得更为简洁明了,操作性更强,并且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