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命题趋势预测[2]
发布时间:2013-01-04 点击数:3703 正文:【
放大 】【
缩小 】
简介:一、近三年《财务管理》的考试分值分布与分析 (一)近三年考试分值表 如表1所示: (二)考试分值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考题中近三年总题量保持在51题,且题型保持相对的稳定;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55%和45%,主观题的题量虽只有6道题,但分数比重较大;而且对 ...
一是基础知识,本部分为第一章总论,主要出客观题。第一章,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体制以及财务管理环境,为以后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本章一般会出四、五道客观题,要求考生根据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阅读教材、熟悉基本内容。第一节重点掌握四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第二节重点注意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第三节重点注意分权与集权的选择;第四节重点注意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二是财务管理的主体内容。本部分包括筹资管理(第三章)、投资管理(第四章)、营运资金管理(第五章)、收益与分配管理(第六章)、税务管理(第七章)共五部分内容,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第三章,第一节注意资本金制度;第二节注意股权筹资中有关普通股筹资和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缺点,掌握股权筹资的特点;第三节注意融资租赁的租金构成和租金的计算,掌握各种长期负债筹资的特点;第四节掌握可转换债券筹资和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第五节注意掌握销售百分比法及高低点法;第六节注意掌握个别成本及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掌握三个杠杆的计算与分析,掌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第四章,第一节注意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第二节注意净现金流量的内容和估算,掌握净现金流量的计算;第三节着重掌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第四节掌握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尤其是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的应用)以及特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第五章,第一节注意营运资金管理战略;第二节注意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以及现金管理模式;第三节着重掌握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的决策问题;第四节注意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型及再订货点的确定;第五节掌握与银行借款有关的信用条件的规定,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及其运用,短期融资券的优缺点和应收账款保理。第六章,第一节注意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第二节注意掌握指数平滑法以及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第三节注意掌握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掌握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的计算;第四节注意股利理论,掌握确定收益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掌握剩余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运用(与其他章结合出计算题或综合题),掌握股票股利、股票分割、股票回购的特点;第七章,第一节注意税务管理的各内容构成;第二节注意掌握债务筹资、股权筹资的税收筹划;第三节注意掌握研发税收筹划及直接投资税收筹划;第四节注意掌握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税收筹划;第五节注意掌握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及亏损弥补的税务管理;第六节注意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三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本部分包括第二章、第八章共两章内容,为全书次重点。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第二章,第二节掌握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的优缺点;第三节注意目标利润的测算方法,销售预算的编制,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的编制以及现金预算的编制。第八章,第一节掌握因素分析法的应用;第二节注意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三节着重掌握杜邦分析法,注意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
三、近三年《财务管理》命题规律
(一)严格命题范围:考试大纲与指定考试用书考试大纲是考核时的纲领性资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全面性,包括了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框架;指定用书是大纲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考生最应该认真掌握的内容。考试大纲和指定用书既是考生复习的范围,也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从这些年考试的试题来看,基本上没有超过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的试题。因此,考生应当以书为本,吃透教材,全面掌握考试用书的基本内容。
(二)考试命题重实务性,兼顾理论性且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财务管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务为重、结合理论。因为会计资格考试的对象主要是从事实务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考核目标是检验考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水平。因此,考试的重点在于对实务方法的掌握,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不过近几年考试中,涉及到理论方面的试题多围绕基本理论,难题、偏题、怪题较少。因此,考生在准备理论部分时,关键是要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中多会出现理论性问题,其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与原理。而实务操作技能主要集中在计算题和综合题,这类题目综合性强,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考生要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特别是结合平时实务经验,仔细体会、理解基本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最好尝试用基本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思路。思考不仅仅有利于通过考试,也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课程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绝大部分内容不存在准则、法律规定,许多决策和分析都要依靠决策者自己的职业判断,因此,对于综合性强的试题,教材上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积极的思考,有意培养思路,才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考试涉及面广,题量大、综合性强,重点难点突出总体看来,各年的题量都在50道左右,题量较大。仔细看来,各年试题考点覆盖面很广,考题的综合性强。特别在多选题、计算题和综合题中,涉及到多个考点,因此,考生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要对教材各章内容融会贯通,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近几年命题中,虽然各章的内容或多或少均有涉及,但重点比较明确,难点也较突出,如第三章资金需求量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与其他章节的结合,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与第四章净现金流量、净现值以及内部收益率的结合,每股收益分析法与第七章权益筹资、债务筹资的税务管理的结合,杠杆的计算与第六章投资中心的评价指标的计算以及第八章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结合等。
四、2010年《财务管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题型、题量预测题型、题量将保持稳定,题型仍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及综合题五种。题量将在51题左右。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别占55%和45%左右,其中,计算题应在4题左右,综合题在2题左右。
(二)试题难度预测由于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难度大大下降,所以,估计20IO年的试题难度比2009年还要有所下降。但是必须注意2010年的试题可能更偏重与实际结合。
(三)考点预测财务管理的五大核心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与分配管理、税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与评价仍是20lO年考核的重点。尤其是第3、4、5、7四章,考生要重点关注其中的计算和综合分析题。
五、《财务管理》学习方法
(一)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考生也可以根据辅导课程的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笔者建议采用“有所侧重”的原则来分配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所侧重”有两层含义:前期侧重理解性章节,如第3章、第4章,后期侧重记忆章节,如第1章、第8章等;侧重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因为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一般要考到,如第7章。
(二)细读教材三遍第一遍粗读,不求甚解,只要求了解《财务管理》一书的大概知识体系,对主要的内容快速浏览,做适当的标记;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教材各章节,适当选择习题加以练习和巩固主要知识点;第三遍,融会贯通,这一阶段,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应快速看书,寻找自己还未记牢的知识点,对其进行重点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知识点,反复演练习题,熟练掌握其原理和计算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具体时间可按排如下:第一轮(12、1月份):教材看完第一遍,要求看完就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不做题目;第二轮(2、3月份):开始做题,同时教材看第二遍。要求做如经科版《精选题库》,每门课程一本,此外看根据做题进度精读教材;第三轮(4月份):融会贯通,教材第三遍。要求开始做综合专题,精做研做,彻底搞懂,举一反三;第四轮(5月一考试前):补缺拾差,教材第四。要求做模拟题,回顾自己的专题总结,回顾历年真题,完成全部教材学习。
(三)选择典型的例题练习做练习既可检验看书的效果,又可增强看书的效果,对于应试非常既必要又重要。在看教材第二遍的同时,可就各章的内容做一些典型习题,力求掌握该章的重要知识点;在看教材第三遍的同时,要选择一些跨章节综合题(历年考题)演练,力求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考前应做5-6套左右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两天一套,最好安排和《财务管理》的考试时间保持一致(即上午做),一直持续到考前,做完试题后,可针对做题的情况,再将教材浏览一遍,做最后一次补缺。这既可以检验自己综合应试能力,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已进入考试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放弃书本,一味做题。只有弄懂教材,掌握了主要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全书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提高一次性计算准确的能力《财务管理》考试题量大、难度深,考的是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只给自己一次计算的机会,不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克服粗心的毛病,提高计算精确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考生可以在平时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多动手计算。
六、《财务管理》应试技巧
(一)客观题答题技巧客观题比重占整个试卷分值的55%,它是全面考核的具体体现,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及分析判断能力。客观题的得分是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如果客观题失分太多,即使主观题答得较好也很难过关。因此建议考生一定要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考生在解题时,要仔细看清楚题意和所有备选答案,解题时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直接挑选法,这类试题一般是“应知应会”内容,或者计算性的试题,考生只要掌握教材中知识的考查点,就能直接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通过计算,选择正确的答案;排除法,即将备选答案中不正确或不符题意的选项删除,从剩余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猜测法,遇有确实不会的题目可选用猜测法,单选和多选题,选错并不扣分,其选择结果与不选是一样的,故可采用猜测法。但对于判断题,因其评分标准为判断正确的得1分,不选不得分也不扣分,判断错误则倒扣0.5分,则不宜采用猜测法。
(二)主观题答题技巧主观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但由于主观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较大(45%),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试题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所幸的是,在一门课程中,可作为主观题考核点的出题点范围较窄。易于把握(一般来说,成功的考生可以在考前做出预测,并且预测的准确率在80%以上),考生可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观题答题的一般技巧如下:(1)先看要求,再阅读试题。对于主观题,建议先看要求。经验表明,这样做是值得的。一方面可以根据要求判断此题属于哪章或哪几章的考核点,另一方面,还可能边阅读题边答题,从而加快做题的速度。(2)不要答非所问。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出错。如果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扣分不划算。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计算的也写在答卷上,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寄希望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答题方式,反而还会影响答题时间。(3)注意解题步骤。主观题每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判卷时,题目是按步骤给分的(比如:计算题要有计算过程、决策题要有决策理由等)。而有些考生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虽然会做但得分不全,这就是有些考生以为考得很好,但成绩公布后却分数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是很不一样的。有时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但有一点可以理解: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如果算式正确,只是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是否有计算公式就变得重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