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府公共财政财务会计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08-07 点击数:3918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会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会计制度现存的“高层财政高聚钱、基层财政长官预算,人大批准流于形式,政府采购质次价高、工程招投标暗箱操作、责任追究不力”等弊端。减少政府弹性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实现财务绩效的公开和透明。使会计制度建立在政府公共管理需求之 ...
 会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会计制度现存的“高层财政高聚钱、基层财政长官预算,人大批准流于形式,政府采购质次价高、工程招投标暗箱操作、责任追究不力”等弊端。减少政府弹性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实现财务绩效的公开和透明。使会计制度建立在政府公共管理需求之上,构建高效、民主、公开的政府公共管理体制。会计改革的主要方向是:确定会计目标、界定会计主体及选择会计基础,预算管理体制及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相适应,真正体现公共财政绩效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改变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权责发生制为补充的“弹性决策、留后路”现状,稳步建立权责发生制的转轨并辅之“预算与控制-核算与管理-考核与效果-监督与执行-优化与改进”的可操作体系及架构,最终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真正体现我国政府高效与财政绩效、服务民生的公共财政理念且与国际接轨的政府会计体系。

    根据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政府会计是指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政府和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体系。主要是运用会计专门方法对政府及其组成主体(行政事业单位、基金等)的资产负债、运营业绩(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量化评价)、现金流量等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使之成为为上层领导提供效能与决策的问责依据、服务公众为基础的专业会计,同时着力体现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政府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满足公众关注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要求。

    一、传统政府会计制度

    当前,我国政府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模式,这种传统的会计模式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其弊端逐渐显现。首先,该模式在宏观上难以完整、准确地反映预算收支执行结果,无法全面反映政府未来可支配的资源、承担债务、营运成本和业绩(经济责任)等情况,不能为加强财政管理、实施政府绩效、强化政府监督等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支持和制度保障;在具体操作中人为粉饰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无法对预算资金进行合理配置、绩效反映和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或监督难以到位。其次,该模式无法反映政府财务管理的优劣,难以客观公正地对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进行反映和评价。最后,该模式掩盖了政府的财务风险,弱化了政府风险和责任意识,不利于财政的良性持续性发展。因此,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和财务核算及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政府诚信为本的受托职责并易滋生舞弊和腐败。

    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新公共管理理念在21世纪初始于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实践,核心是将传统的行政管理变为商业化新管理,目标在于建设高效、民主和公开的国家政府,强调政府的绩效评价,公众对政府运行效率的监督。它能满足政府资金配置、财务公开化和透明化以及运行绩效、公众监督等方面的要求。因而,进行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是提高政府财务透明度的需要。当前,国家极力倡导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管理制度和方式创新,提高工作透明度。因此,建立完善的政府会计体系,使之向公众提供政府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绩效评价(经济责任)的数据,是提高财务透明度的必然需求。

    其次是健全公共财政,完善支出绩效评价和管理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如国库集中支付、农村基层一事一议、医院、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等。与之相适应开展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为政府绩效评价和管理充实了内容。政府绩效评价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二是充分适度的评价依据。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提供这些信息。

    再次是加强公共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新管理理念可为政府提供各预算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会计信息,并使之科学化和精细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当前我国国情下做好政府财政工作的需要。

    最后是与国际会计发展相协调的需要。西方国家政府会计已经从传统的收付实现制转向了权责发生制。实践证明,其在强化政府受托责任,提高政府支出管理水平,增加财政透明度,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等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政府会计需要改革。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