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主要是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财政部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2006)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中要求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公允价值首次被用于进行会计计量。刘玉廷(2006)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中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进行了比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广泛运用公允价值,以充分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公允价值的引入不仅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GAAP的财务会计报告准则(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SFAS))趋同,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扫除了又一障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公允价值的引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了会计报告的实用性。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产生及发展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的产生,源于美国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的争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一直对金融工具,特别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争论不休。80年代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涌现,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愈加明显,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尽管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加深了人们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缺乏相关性的认识。近期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是在公允价值会计使用不久以后发生的,许多金融机构将危机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使用,要求完全废除或暂时终止公允价值会计。
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是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是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目标”转为“决策有用目标”的必然结果。以前,国际上会计工作多以如实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为目标,历史成本便成为会计计量的主导模式。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衍生金融工具大行其道,由于其初始投资很少或者为零,且在持有期期末结算,其签约时的初始投资(历史成本)并不能反映其价值和风险情况,使相关性和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如何使会计计量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其投资、信贷等活动更为有用的信息,会计目标开始更多地倾向于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这种转变,是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
公允价值(Fair value)是一种具有即时市场决定性、公平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存在着交集。葛家澍等(2006)在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中指出市场价格是所有计量属性的基本概念,其他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销售(脱手)价格都来自市场价格。公允价值是在现行交易中的估计价格,而不是在过去交易中形成的实际价格。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是公允价值的运用关键。
从90年代起,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ASB)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向前发展的财务会计准则。鉴于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全新计量属性的重要性及其涉及的复杂理论问题,FASB正考虑制定一项新的概念公告,即“以现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阐述需利用未来现金流量作为计量基础并计入成本予以分摊的情形,以便为将来制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提供理论框架。从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立项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到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统称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其间公开征求过四次意见。这在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意味着核心国际会计准则所有关键项目的完成;第二,填补了国际会计准则缺乏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空白,对于金融工具会计国际协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从前在表外“游荡”的衍生金融工具,终于可以找到“家”,往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也将会增加衍生金融工具(具体表现为资产或负债)项目,这对于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透明、更完整的信息,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还只是一项暂时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距离IASC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终级目标(核心是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还有一段路要走。
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在会计要素计量方面,越来越趋向于从历史成本转向公允价值。由于中国、美国和欧洲共同体是全球三大经济实体,其经济活动总量超过全球经济活动总量的90%,此三大经济实体目前都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部分资产或负债,虽然离完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可以肯定公允价值会计将以独特的优势取代历史成本会计而走上历史舞台。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差异
财政部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2006)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FSB在国际会计准则IFRS(2004)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6)在SFAS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一个有序的交易中,出售资产的一方可能收到的价格或在转移一项负债时需要付出的价格。财政部给出的公允价值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给出的定义是一致的。IFRS定义的公允价值是指结算的金额,SFAS定义的公允价值是指收到或付出的价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财务会计报告准则SFAS在中文翻译后其定义的不同不是很明显。IFRS和SFAS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至少存在五个重要方面的不同。
1.公允价值的判定不同
SFAS明确以交易中的售价作为资产的公允价值,而IFRS则没有明确是售价或买价作为公允价值。
2.价值判断依据不同
SFAS以交易参与者的价值判断作为公允价值的依据。而IFRS以在一定范围内愿意交易的实体或个人的价值判断作为公允价值的依据。
3.SFAS定义债务的公允价值明确是持有人的支付价格,IFRS没有明确是以支付价作为公允价值
SFAS定义债务的公允价值是依赖于债务转让的意图,明确是持有人的支付价格,而IFRS以在一定范围内愿意清偿债务的实体或个人的价值判断作为公允价值的依据,没有明确是支付价作为公允价值。
4.SFAS定义的公允价值是由市场参与者确定
SFAS定义的公允价值是由市场参与者所确定,而IFRS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愿意、有知识的实体或个人的价值判断作为公允价值的依据。
5.SFAS定义有明确的时间是公允价值计量日而IFRS没有明确公允价值计量时间是明天或某个时期
尽管IFRS和SFAS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公允价值实际上是指公允的市场价格,它包括三个要件:
(1)公允价值确定的条件是公平交易;
(2)交易双方对所进行的交易活动是熟悉的,对交易的市场信息可以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获取;
(3)交易的双方是自愿的,交易的双方是在非强迫、非进行企业清算或非关联交易的状态下进行的交易。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有序、自愿的交易环境反映交易事项内在的、公允的价格,具有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公允价值没有设定除公平、有序、自愿的交易环境以外的任何前提,对于信息不对称和持续经营均没有给予要求。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
所谓公允价值会计,就是指以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一种会计模式。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社会中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可靠性、相关性,在新世纪及未来的会计计量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点
1.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与历史成本会计不同,公允价值会计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采用现时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不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现时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与投资者的现时决策更相关。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公允价值会计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公允价值,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相关风险
历史成本不能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时价值,从而不能反映企业的公允价值。以历史成本对存货进行核算,以历史成本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都可能造成对经营成本的扭曲,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相关风险。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会计正好克服了以上缺点。
3.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通常是指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利润是通过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配比后进行计算得到的。如果采用历史成本法,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而成本、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不符合会计信息配比原则的要求。配比原则有三层含义:一是收入与成本、费用要保持时间上的配比;二是进行配比的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应具有经济内容和性质上的必然因果联系,即不同收入的取得是因为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成本和费用,而不同成本和费用的发生是为了获得不同的收入;三是在计量属性方面是配比的,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按公允价值计量,如现行市价计量。
4.公允价值会计能反映经济事项实质
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交易双方的实质是实现公平、等值交换(关联交易除外)。如果使用历史成本会计,由于交易资产是以历史成本登记的,交易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差额就会以非经营性收益或支出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而这种收益或支出并非完全由交易而引起的,这与交易的实质是不符的。如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就不可能出现非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损益,财务报告更能反映经济事项的实质。
5.公允价值会计使得衍生金融工具能在表内核算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已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它们的名义本金与资产负债总额相比是相当大的。将衍生工具进行表内核算让财务报表使用者对银行的真实财务状况有更好的理解。另外,也更容易评价银行风险管理活动,如通过衍生工具的使用,在何种程度上真正有效。
6.公允价值会计更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公允价值会计的广泛运用导致所有企业的会计报表编制基础的一致,从而可以使估价框架更加一致、可比。因为金融工具将在相同时点、根据相同的原则进行估价,进一步保证了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7.削弱了“摘樱桃”(cherry-picking)的动机
根据现行会计框架,金融工具经济价值的变动仅在它们实际实现时确认。这样,银行可能仅仅为了增加会计利润而进行某项交易。例如,通过销售有大量潜在剩余价值的资产(秘密准备)来掩盖核心业务活动的不良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