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监督控制不到位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在我国企业,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对重大事项有表决权,同时由董事会负责企业的经营决策,由监事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但事实上,无论是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管,还是监事会履行的监督职能,都不能真正地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督控制的作用,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制衡机制。因而,企业管理人员就有可能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组织结构层级多增大了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从企业组织结构上来看,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出金字塔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层级多、机构臃肿、人员冗余,这将不利于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增大了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每一层级上的管理者都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伪造变造虚假信息,对管理者而言,由于组织结构层级多,信息传递链较长,舞弊被发现的难度较大,舞弊的机会成本小,这也成为舞弊发生的一个诱因。对监管者来说,组织结构层级多,信息传递链较长,也会加大舞弊的发现和审查的难度和成本。如此一来,就会使信息失真现象很严重。此外,我国企业在设置组织结构时,相关的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不合理。这样会有碍会计信息的形成和监督,可能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3.内部审计的作用难以发挥
从内部审计上来看,实际上,它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方式。但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或者存在内部控制观念上的错误,严重地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有些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缺乏专业人才,使得内部审计的作用难以发挥。这将不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不能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舞弊。
4.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缺陷,内部控制难以调动
从人力资源上来看,人作为企业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好的制度必须配备结构合理的优秀人力资源。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多缺陷,管理者采用的管理和控制方法还很落后,没有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在工作实施过程中阻力很多,内部控制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同时,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以及降低舞弊被发现的可能。
5.企业文化建设不适应内控要求
从企业文化来看,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影响整个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企业如果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就不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自身素质、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在一个缺乏好的企业文化的环境下,企业必然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程序执行不规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内部控制效果差。如此一来,人人都为追求自身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就可能会出现会计信息舞弊现象,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四、从经济利益驱动的角度分析
在我国,会计舞弊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通过会计造假获得的利益要远大于其造假成本。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但如果会计舞弊一旦被发现,企业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会使企业的信用受损。如果这种失信成本较高,使企业造假付出的成本大于其获得的利益,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会计信息造假的可能。
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我国《会计法》中的行政责任规定对于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有较强的约束力,而对于外商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讲是无法直接适用行政处分的,因为其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又如,《会计法》中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些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对于造假者来说违法成本太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违法者以较小的违法成本去换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