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新时期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策略
发布时间:2012-03-21 点击数:2055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长期以来,鉴于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的特点,其一般由国家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但是,无论是公益性铁路还是经营性铁路,基本都是以铁路部门为主体,承担其从设计、融资、建设、运营到投资回收和还本付息的全部工作。在这种模式下,会导致投资风险的无限 ...
长期以来,鉴于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的特点,其一般由国家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但是,无论是公益性铁路还是经营性铁路,基本都是以铁路部门为主体,承担其从设计、融资、建设、运营到投资回收和还本付息的全部工作。在这种模式下,会导致投资风险的无限延伸,使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基建投资项目实际运营量与预测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预期投资收益率难以实现。

    笔者拟从实际出发,首先对当前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进行深入剖析,而后就此提出下一阶段铁路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具体改进策略,以供业内同仁借鉴和参考。

    一、当前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1.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随着高铁时代的日益来临,国内的铁路投资建设进入一个高潮期,目前正在建设、规划建设的高铁线路已遍布全国,计划投资规模已达数万亿元。但是,鉴于铁路运营建设的特殊性,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决定了其不宜采取密集型的投资策略。与此同时,当前铁路运营的垄断性质决定了高铁建设的出资需由铁路部门为主体完成,后者对其承担全额或最低51%的出资与建设义务。截至目前,铁道部的负债规模已超过万亿元,部分银行已停止对其的贷款发放,虽然近期有所松动,但从长期来看,巨额信贷造成的压力将严重威胁其资金链安全。

    2.资金监管严重缺位

    当前,铁路部门资金管理的不善也会诱发较大的财务风险,总部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与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铁路企业资金管控的突出问题。例如,就某些铁路企业而言,多头开户已成为普遍现象,资金多分散于各个账户之中,沉淀严重,使用率低下。与此同时,总部不得不以高额的资金成本对外筹借大量资金,使其自身背负了沉重的还贷压力。另外,部分铁路建设企业挪用、挤占资金工程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巨大的资金缺口导致其铁路建设项目的迟缓甚至停工,并由此引发严重的质量问题,备受关注。

    3.多元化经营的压力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热潮的影响,各地铁路企业兴办了许多多种经营项目和第三产业项目,从目前来看,由于投资前的市场调研并不充分,投资项目评估不合理,事前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加之运营后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从而导致大多数投资项目无法产生预期效益,亏损严重,并逐级向上传递形成较大的投资风险。当前,由于投资多元化经营的资金多是由铁路主业资金转移而来,前者经营的不力必然会对后者形成较大的资金压力,由此严重影响铁路企业主营业务的健康发展。

    4.对外担保连带风险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与铁路企业相关联的担保案件频繁增加,这一方面是源于铁路企业部分决策者法律意识的淡薄,观念落后,另一方面则具有收受贿赂、腐败的性质,决策者明知故犯对部分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给予担保,由此使企业背负了沉重的连带责任。一般而言,若被担保企业无力偿还债权人债务时,法院只能依法追究担保企业的连带责任,扣押和折价变卖担保企业的抵押物。而若仍然不足以弥补时,则需对担保企业的银行账户进行冻结,强行划拨存款。实际上,每年铁路企业都会有某些责任人受此类案件牵连,遭受上级审查。

    二、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防控策略

    1.健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在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下,各铁路企业应明确规定授权审批的范围、程序及审批人权限和职责,以确保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使各项经济业务均遵照授权审批制度规定程序予以办理;其次,铁路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以不相容职务分离为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企业会计工作的职责及权限,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牵制的工作机制。

    2.明确资金管控的严肃性

    为了加强对铁路企业的资金管控,各铁路企业应严格按照总部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定期执行资金的归集、拨付、转付与预算工作,从下至上形成统一的“资金池”体系,充分缓解总部的资金压力。与此同时,各铁路企业的账户管理应提上日程,各单位应对归集银行以外的账户进行撤销、归并同一账户内只保留基本户以及专款户,其他账户无需保留。此外,铁路企业还应严格执行资金预算管理的规定。

    3.提升决策机制的科学性

    从理论上说,决策机制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所秉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关,若改善其决策机制首先需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当前,铁路的国家主管部门应顺势而为,加大对国有股的减持力度,吸引外部资本介入,通过释放股权集中度、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加机构投资者等措施,来逐步改善其决策层结构。在此基础上,各铁路企业也应以此为契机,加大对决策程序的优化力度,任何决策的制定不应以少数人意志为转移,任何决策实施前都需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任何决策实施的短期、中期、长期成效都需经得起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

    4.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作为一种可诊断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工具,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量化的数学模型为基础,以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或指标为判断依据,通过对风险加以量化来及时发现企业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防范、化解其财务风险。从理论上说,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为ERP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通过嵌入该体系内,获取后者多元化的财务或经营信息,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合理判断。就铁路企业而言,其财务数据充分反映了铁路运营行业的特点。因此,可由总部统一构建该系统,各铁路企业通过远程登录进行使用,实时检测、防范风险。

    5.制定风险防控策略规划

    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下一步,各铁路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风险管理人员,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全面梳理,制定风险防控的总体规划与具体实施步骤,对威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财务风险进行检测处理。例如,针对当前国内信贷环境的急速变化,铁路企业应对其现有信贷规模、还本付息压力进行重新度量,对于期限较长、贷款利率较高的长期贷款规模加以控制,筹资策略的重点应积极转向信托产品、中长期债券、融资租赁、中短期票据、IPO等方式,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保持企业资金链的稳定性。

    三、结语

    实际上,铁路企业现存的财务风险并非一朝一日形成的,其防范与控制策略的时效性也应经得起考验。在上述策略的基础上,铁路企业应适时转变经营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压缩其投资计划,实施从紧、谨慎性的融资策略,从源头上控制风险,防止风险态势的进一步恶化,而从更深一步讲,铁路部门应积极转变铁路建设经营必须全资或控股的思路,积极优化资本结构,释放资本空间,将沉淀资产通过市场运作充分流动起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