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关于“一体三结合”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1-08-10 点击数:2200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2006年2月15日,“38+1”项会计准则新体系正式确立。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和新财务通则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体系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已经完全与国际会计接轨进而达到与国际会计趋同的定位。担负着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重任的地方成人高校也面临着会计教学 ...
2006年2月15日,“38+1”项会计准则新体系正式确立。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和新财务通则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体系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已经完全与国际会计接轨进而达到与国际会计趋同的定位。担负着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重任的地方成人高校也面临着会计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以便能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日益国际化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对财会人才的有效需求。
  一、背景分析
  通过对一些地方企业(如传化集团、万向集团等)的人才需求初步调查结果分析显示,现在很多企业并不是没有岗位,而是没有慢慢建设适合大学生的岗位。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汇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九斤在“两会”上发言时曾说过,现在的大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实际的顶多20%,造成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因为一般企事业单位都希望所聘用的会计人员不需要经过岗前培训就能顺利上岗,而且还能顺利轮岗,这样的人力资源成本最低。因此,会计毕业生必须在学习期间就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为顺利上岗打好基础。这就要求学校加强会计学生的实训力度,而且要科学规划实训实践环节,让学员熟悉会计各个岗位上的业务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上岗证书的考证培训,让学员既具备会计上岗的硬件条件,又具备会计上岗操作的实践技能,即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了适应这样的人才需求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成人高校财会毕业生所处的“夹心层”地位,改变大家常说的“既不能文也不能武”的被动和尴尬状况,这就要求学校对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构,而构建的重心放在实训环节上,围绕实训环节进行教学创新。
  二、当前会计实训模式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
  综观国内各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中会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大多是一个模式:购买实习教材和相关凭证、账簿、报表等进行练习,或者指导教师编写相关的整套业务让学生练习做账。多年的常规教学模式已经在高校教学中形成了一种惯例,但这种惯例忽略了设置该课程的初衷及目标——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中完成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当前的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共同弊端就是从书本到书本(或者单据),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生经济交易的真实环境。这种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与理论教学相比,唯一的区别是练习了登记真实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整个实习的过程仍然是在通过语言描述业务的环境中完成,而非在真实发生业务的过程中自然完成会计核算程序的练习。实务工作中,学生就业后接触的是当业务发生时就应该制单,而这笔业务没有人事先通过语言描述告诉制单人。可见,真实的交易环境是提高会计实务实习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解决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发生业务的环境是当前会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面临的最大难题。这是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最理想的办法就是派学生到单位实习。而实际情况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会计工作本身的严肃性以及会计人员持证上岗等要求使学生很难到单位实习,即使找到实习单位,实习学生也只是填几张凭证,几乎没有将会计核算程序全部练习的实际动手操作机会,从而导致实习流于形式,这也是众多院校派学生到单位实习后的共同感受。因此,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企业环境是会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在校内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诸如基于ERP沙盘仿真的会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新模式或通过成立代账公司,建立代账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账目操作,可以使会计教学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对接,成为会计教学模式重构和优化的中心任务。
  三、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
  研究的总体目标将定位于实验教学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具体而言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长学生的创新技能、涵养学生的创新品格。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达到实验教学的三个转变:理论课与实验课关系的转变,即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观念;实验教学由被动性向相对主动性的转变,即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创新创业计划、科研训练计划;实验模式由单一性向相对多样性的转变,即基础规范性、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模式相互结合。
  (二)战略目标
  1.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标准的零距离对接
  从学校层面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无论是办学理念、专业和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配套服务设施,都要以学生成功步入社会为衡量标准和追求目标;从会计专业教学领域讲,加强市场人才需求调研,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以“双证书”(多证书)为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标准,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标准的零距离对接。
  2.培养与造就会计专业学生的生存、发展和创新等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指培养学生一种对尚未想象出来的工作适应能力及其特质专业竞争能力的拥有,这种能力使学生今后从事任何一种职业时具有相通性和可转换性的能力,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形成职业与就业中岗位的可交替与可转化性。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一体三结合”会计实训教学新模式(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教、学、做”一体化);财务会计课程群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建立校内代理记账公司(校内ERP沙盘仿真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通过立体化交叉实训,培养和造就学生应有的职业综合能力。
  (三)预期目标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和“一体三结合”会计实训平台的实施,我们设想将达到如下预期效果:(1)学校能实现职业化教学;(2)专任教师和学生能得到顶岗训练的机会;(3)改善当前学生厌学情绪,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4)深化加强学生的会计理论知识,使理论够用成为现实;(5)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6)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7)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技能突出与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
  四、从策略的维度浅析创新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一)制定特色鲜明的会计专业人才目标
  建立具有特色的价值链三级目标链——会计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目标链体系,以基本职业素质为基石,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拓展为关键点,结合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推行“双证书”(或“多证书”)毕业标准,使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得以有效实现。
  (二)以用人单位调研为基础
  针对地方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作了初步调查。选取了以万向集团旗下和传化集团旗下单位为主的50家企事业单位为样本。调查结果如表1。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分别有12%和48%的企事业单位愿意或视学生情况接受会计应届毕业生,但大多要求学生能在3个月之内适应会计工作,40%的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会计核算、申报和成本计算等基本技能。认为地方高校会计毕业生在适应社会能力方面欠缺,表现为心态不正,不会为人处世。此外,会计专业技术能力不强,但有接受事物快、素质较高等优点。认为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学生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并应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会计人员能力的需求情况,说明了成人高校会计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
  (三)创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会计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
  会计的本质是对社会再生产的资金运作进行经济管理的活动,培养综合管理创新型人才是会计实践教学追求的境界。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建立中,以之为逻辑起点,以会计专业为主的职业岗位能力基础,设置相应的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方向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三个模块。其中,专业基础技能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能力课等组成;专业方向技能由专业方向课、专业技术课、专业限选课、职业岗位实验课等课程组成;专业综合技能由公共选修课、专业综合实训、ERP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和校外实践(或代账平台真账实操)等组成。调查结果如表2。
  (四)建立有效的会计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在会计实践保障体系建设中,强化硬件与软件两手抓的策略。在软件方面,强化“双师型”(拥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或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教师队伍发展。通过校内教师再培养,让会计教师深入企业挂职或兼职实践锻炼,同时聘请企业会计专业人才作为实践指导兼职教师,形成会计实验指导教师梯队建设的循环。在硬件方面,一方面加强校内仿真性强、现代化科技含量高的跨学科多功能综合实验室,目前以建立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为主,而省财政资助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适时推出,使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加强省内外校与校之间,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式会计实习基地建设,实现资源保障体系1+1>2优势互补的双赢态势。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