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关于商誉会计变迁的研究分析[2]
发布时间:2011-08-08 点击数:3544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誉作为重要的企业资源日益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对商誉会计理论的研究也逐步系统化。本文拟立足于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新会计准则对商誉会计的处理方式和方法,并客观评价我国现有商誉会计处理的利弊,以期能够为我国商誉会计制度的 ...

  2.新会计准则下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1)对商誉确认条件的设置。新会计准则规定自创商誉不予计量,但往往自创商誉才是企业真正实力的体现。从商誉的本质来看,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是企业商誉形成的基础,企业有无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应作为商誉的标准。而商誉的形成过程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单纯的产权交易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商誉。
  (2)对外购商誉的计量不能表现商誉性质。外购商誉的存在是因被合并企业的部分价值在平时未予确认,而购买企业预期到这部分未入账的价值会带来超额利润,而这部分未确认的价值就是被购企业的自创商誉。因此,被购买企业自创商誉如果在平时就予以确认并入账,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就不会再有差价产生。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外购商誉实质上就等于被购企业的自创商誉,只不过自创商誉在合并之前并未予以确认而已。新准则规定,外购商誉是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并购过程中,合并成本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并不能表现商誉的性质。
  (3)商誉计量方法不够准确。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商誉的计量方式较为模糊,会导致很多不能具体辨认和可靠计量的资产被定性为商誉,这就严重影响了商誉计量的准确性。
  四、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趋势展望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国在商誉会计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任何制度的完善都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商誉会计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国情,走渐进式发展道路。
  1.商誉会计制度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商誉会计制度完善要循序渐进。任何实物的出现和变迁,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涉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其原因往往涉及市场、政策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进行商誉会计研究,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的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在商誉会计计量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从经济现状来看,当前执行的会计准则无疑还是较为适合的。商誉会计制度的完善需要渐进式改革,以便将其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因制度变迁而付出过多的社会成本。
  (2)商誉会计准则的变迁应密切结合我国经济现状。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下,会计计量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方面,不能一味西化,适当借鉴国外先进会计理论无可厚非,但必须以国情为基础。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过程中,相关机构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制定符合国情的商誉会计准则。
  (3)商誉会计准则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商誉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时刻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商誉会计准则的完善应根据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和修订。相关方面应制定严格的修订程序,并确保会计准则修订的合理性,避免因会计修订过于频繁而影响会计准则的严肃性。
  2.我国商誉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商誉会计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目前我国的资产评估水平较低。由于商誉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必须通过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而对资产组的确认就具有较高的随意性,这一测算范围的圈定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商誉减值损失的最终计算结果。减值测试的复杂性加大了制度的执行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的资产评估市场较为混乱。由于在应用减损测试法时,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中要使用大量专业计量手段和方法,并要求评估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因此,为确保减值测试法的应用效果,有关方面应加强对资产评估市场的管理,不断提高相关评估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我国整体资产评估水平,为更为先进的商誉会计制度的出台奠定坚实的基础。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