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属性及其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制度演化观的解释
作者: 刘珊珊 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10-11-29 点击数:2714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摘要】稳健性在会计的世界里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借助于制度演化理论,提出会计稳健性之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制度属性如何产生与演进,然后分析了其基于不同制度属性上的运行机制的特征。认为会计稳健性的制度效应取决于不同制度属性与相应运行机制的契合度。 【关键词】会 ...

【摘要】稳健性在会计的世界里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借助于制度演化理论,提出会计稳健性之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制度属性如何产生与演进,然后分析了其基于不同制度属性上的运行机制的特征。认为会计稳健性的制度效应取决于不同制度属性与相应运行机制的契合度。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制度、执行机制、演化

会计稳健性的产生早于会计管制年代,影响了会计实务至少500年(Basu,1997),但是因缺乏公认的、内在一致的理论基础,使得这种导致报告盈余和权益有偏[3]的会计惯例未能获得规范会计理论的一致赞同,进而无法纳入概念框架的范畴。准则制定者似乎也赞同对于稳健性的否定意见,仅将稳健性作为一个修正的会计原则纳入会计准则体系。随着国际会计界用资产负债表法替代了收益表法,以及对公允价值偏好的增加,会计稳健性似乎失去了立足之地。然而关注会计原则和方法实际需求的实证研究者们却发现:会计稳健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呈现着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稳健性一定存在着能解决一些现实需求的功能。会计稳健性究竟向何处去?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历史地、动态地分析会计稳健性惯例为何以及如何演化至准则范畴。

本文借助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演化理论,通过对会计稳健发展史的回顾,从制度演化的视角分析了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属性,然后探讨了基于不同制度属性上的运行机制的特征,最后提出会计稳健性的制度效应取决于制度属性与其运行机制的契合度。本研究试图拓展对会计稳健性的研究思路,并对资本市场管制者、准则制定者以及会计稳健性实务人员有所启示。

一. 会计稳健性研究的现状及评价

(一)早期关于稳健性的规范研究:结论不一

Basu(1995,1997,2009)系统回顾了早期基于规范研究方法上的会计稳健性的研究成果,指出对于稳健性的争论首先集中于对历史久远的稳健性代表---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探讨,而后扩展到一般性的稳健性原则。不过规范研究的结论并不统一。批评者认为稳健性处理在确认损失和利润上不一致,使得当期损失的高估会导致未来的利润的高估Gower,1927;Paton1932)。这一观点也反映至当前的FASB概念框架中,例如在SFAC-2中提出:稳健性与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定性质量特征相冲突,诸如公允性、中立性和可比性(包括一致性)。支持者如蒙哥马利(1919则)提出“在决定一项支出是否应资本化还是被作为费用时,最好是稳健性而不是更精确。”Blough(1953)则中立地指出:稳健性的存在是因为会计事件被习惯性的以最为小心谨慎和流行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会计师必须根据在会计期内恰当的分配收益和费用来看待稳健性,尽管曾被实务认为是恰当的稳健性,如果其实质上歪曲了报表并误导使用者,则不可行。该观点与当前作为修正的稳健性原则的思路不谋而合。

关于稳健性的规范研究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稳健性的定义过于广泛,因此研究者无法提出一个真正能驳倒(或支持)稳健性的理由。Devine1963)指出稳健性是与环境相关的,对某一方稳健的方法,对于其他方可能相反,因此寻求稳健性背后的驱动力量以对实务作出解释才是关键。Devine归纳了稳健性的解释,提出管理者机会主义、债权人对偿债能力的关注以及审计领域里对收入确认的严格要求等均可能与稳健性有关。不过由于规范研究方法的限制,Devine的这一观点随着实证方法引入至会计研究才陆续得以支持。

(二)近期稳健性研究的发展:视角与方法的多样化

近期关于稳健性的研究以实证研究居多。有关稳健性的实证研究起始于Ball(1972)关于激进的会计方法是否会误导投资者的研究。Christie(1990)Watts&Zimmerman1986)提出的3大会计选择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管理者薪酬、杠杆、公司规模、风险、利息率以及股利现值这些因素对于稳健性程度的选择具有显著解释力。不过正如Basu(2009)指出的,自1993年美国著名学者Lev对于稳健性的研究的倡导后,才导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稳健性更为普遍与深入的研究。

Watts1993)的研究为稳健性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其归纳出会计稳健性的3个影响因素:契约、政府管制、法律。其后Basu19951997)提出了具体的计量模型(盈余-回报逆回归模型),认为可以用盈余不对称及时性来衡量会计稳健性,自此大量实证研究成果涌现。与Devine(1963)一致,Watts(2003)强调了对稳健性的一般描述以及可能的解释,其回顾了直至2003年的(包括经验研究和分析式研究中)关于稳健性的主要研究文献,该文前一部分集中提出了会计稳健性的契约主义、股东诉讼、税收节约以及监管者成本等四个解释,以及该解释对于会计管制者的意义;后一部分则汇集了稳健性的经验研究成果。

会计稳健性的报告特性可分为确认会计收益和损失时的“不对称及时性”以及对净资产的“系统性低估”( Feltham&Ohlson,1995,1996; Beaver &Ryan,2000),前者被称为有条件稳健,后者则被称为无条件稳健性。自从Basu(1997)以来大量文献( Pope &Waler,1999; Givoly and Hayn,2000Ball et al,2000,2003)一般都将盈余的不对称及时性作为研究手段。因此研究有条件稳健性的文献居多,且视角极为多样,涉及到跨国界和法律体制、审计师责任、盈余管理、不同公司形式(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非盈利组织以及家族企业)、对资本权益成本的影响、债务契约、管理层薪酬和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也有学者质疑运用不对称及时性来衡量稳健性的有效性(Givoly et al,2007; Diretrich et al,2006),其主要理由是因为观察到的这一指标和无条件稳健性计量指标(特别是MTB指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无条件稳健的产生并非是基于新的信息造成了资产价值的变化,而可能是由所得税和会计管制等因素所致,有时只有在会计准则强制规定时才观察得到,因此,有观点(Ball,2001)认为无条件稳健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是人们所需的。

(三)简要评价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则表明,早期观点更多的是认为稳健性产生了报告盈余和净资产的向下偏差,因此或多或少应为准则制定者所摒弃。而近期的研究则认为实务中稳健性的普遍性使用是因为其解决了诸多问题,因此应为准则制定者考虑。理论与实务的分歧十分明显。

    二. 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属性分析:制度演化视角

(一)选择制度演化视角研究会计稳健性的理由

关于稳健性的研究,尤其是近期的研究文献之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和基于契约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视角的制度经济学。二者具有一定的局限,如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硬壳包括个体主义的方法论、经济人假设、和均衡,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假设的建立、并从假设中逻辑性地推导出预测结果,并用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帕累托均衡被视为一种常态,即便从上期来看,均衡会因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变化,但是仍旧是不同均衡状态之间的移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其预测性的经验准确性,在研究中大多会运用“奥卡姆剃刀”,使构建的经济模型不仅简洁而切逻辑清晰,但是无法关注影响个体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即个体所处的制度和文化背景差异,使其研究无法从结构上把握现实的经济关系;而且除非对稳健性会计信息的分布有特别的假设,否则新古典经济学对稳健性差异的解释并无法说明实际观察到的分布状况。

弥补上述研究缺陷的部分工作为制度经济学完成。在分析经济现象时,制度经济学研究者认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应该是制度结构,个体的行为选择是由制度结构和生长环境决定的。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其关注的是描述的真实性,借助于具体的制度和文化基础上的模式模型,常常以统计的方式从某个模型中得出相应的行为解释。在Basu(1997)之后的大量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均借助了该研究框架,并得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尽管成果斐然,由于研究依据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研究方法的特征制约,没有从历史演化的视角出发,因而只能零散地而无法系统、综合地回答如下问题:为何在没有会计管制的时期,稳健性会计信息会被主动提供?而在会计管制时期,稳健性会计并非如制度设计者预期那样在实务中体现?稳健会计为何与激进会计以及中庸会计同时存在?在当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为何稳健性的相关条文无法成为实务圭臬?而要对上述问题有一个系统的回答,需要深入理解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属性及其执行机制的演化特征。接下来具体进行分析。

(二)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属性及其演化路径分析

会计稳健性的历史是其作为一种惯例的角色向规制的角色演进的历史,这一历史呈现了会计稳健性作为内在制度向外在制度演进的特征,同时也暗含着其作为惯例向规则的演进存在着某种适意性。接下来,结合制度演化理论的知识,对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属性及其演化的路径进行分析。

1.会计稳健性的内在制度属性及其演化

会计稳健性在相关文献中经常以会计惯例的角色出现,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惯例是群体内成员随经验而演化的规则,是一种内在制度。所谓内在制度是组织或个体各种决策的规则,决定着组织和个人的可能的行为,其产生之初会使得一共同体内的各遵守方减少交易成本及协调成本。大量的内在制度随着人们经验的不断演化而控制着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其经济或社会价值体现在由于该内在制度的实施而减少的若干冲突中。这一点可以通过大量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惯例,长期在管制时代之前存在的历史而得以佐证。

例如中世纪英国庄园的管家发现,采取稳健性会计会使得其受托责任得到委托方即庄园主更好的评价,这种行为规则逐渐扩散到具有相同特质的管家这类受托方群体中,并形成代理关系下的一种普适性现象。再如在没有强制的会计准则的管制时期,一些极为成功并且长期显著的行业领军公司比之其它公司更早地产生了稳健会计的实务。例如,通用公司在1897年记录了8百亿的专利权,1889年则为4百亿,1899年到1905年则为2百亿,而后在1906年的减值则减到1百亿价值,1907年再减值到1美元。更为极端的是柯达公司在1914年里记录了1美分的商誉及其它无形资产账户。

需要提及的是上述案例涉及的时期是公司的财务报告政策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的时代,即便从1890年代,公司需要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报送定期报告,但是并不需要披露会计政策,因此,公司的财务报告实务仅受到会计惯例以及来自市场压力的限制。尤其在1900年至1930年之间,稳健主义的优越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产负债表是报送给银行等债权人的报表,在银行主导企业资金来源的时代,为了获得银行的贷款,企业会主动提供为银行方所偏好的稳健的会计报表,否则会得不到相应的资金。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这种互动博弈也说明了社会运转的中所产生的制度不是由特定方设计,而是经由某共同体内违规者会被逐出相互交往域的方式得到维持。此时的会计稳健性尽管不是正式的制度,但是却是一种极有力的约束行为的方式。

上述事实说明了当一个特定的行动过程会产生为行动者偏好的结果,行动者就不会改变这些惯例和习惯,并且当认可该项经验的人数超过了某一个临界点后,这一经验就转为一项内在制度,即从开始的单一个人向小团体以及更大的参与者群体渗透。会计稳健性在管制时代之前就已出现,并从零星的个体习惯向社会惯例演化的现象说明了内在制度本身就遵循渐进演化的过程。

2.会计稳健性的外在制度属性及其演化

一般认为对会计信息的供求加以管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的不完美以及会计信息公共商品的性质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对外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着市场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资本成本。从这一思路出发,管制者将制定一系列准则或规则作为外在制度以解决上述问题。

由制度制定者设计出来并强加于某一共同体的外在制度并非管制者凭空想象而产生,而是如洛克、休漠、斯密和哈耶克等哲人所提出的:这些由政治过程决定,以立法形式出现的外在制度并不是制度制定者自主创造的,而是也必须以演化的内在制度为基础。在两权分离后的公司时代,受托责任盛行,信息不对称导致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多地依赖会计资料,这一需求产生了对财务报表的结构制定各项规则的需要。稳健主义会计惯例成为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惯例,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尽管褒贬不一,仍旧被采纳进入规制的考虑范畴。因此理解会计稳健性的历史并预期其未来的发展,需要从演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其曾经作为内在制度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如何在从内在制度向外在制度演化的路径中生存和发展。

Alexander(1950)曾经认为试图发展会计方法是为了减少会计师不可避免的职业判断的责任,这种实用主义思想促使“客观性和稳健性”的盛行。 Catlett1960)也认识到稳健性作为一个重要的现实因素影响着会计原则的建立,但是其也提及到,“稳健性是一个哲学或者态度而不是一个会计假设或原则”。  Moonitz(1961)在其寻求建立会计假设时也持相似观点,“重要性和稳健性从逻辑上讲不属于一套基本的假设中的一部分。”

AAA1966)的“基本会计理论”中的四个基本的准则中介绍的会计信息质量包括:相关性、可验证性、偏差的自由度和可量化。 其中关于偏差的自由度准则,委员会的理由是“如果有偏差的信息能够在不损害其它方的情况下有助于一个组织则其应被适当的引入”。Sterling1967年也提到,稳健性应该作为股价的基本原则而被考虑到。在197010月,APB在其第4号声明提到稳健性被作为一个错误的原则。Staubus1972)批评稳健性作为一个原则是与财务报告中的可靠性、中立性和可比性的目标不一致的,他进一步提出稳健性应该作为一个定性的目标。 在起起伏伏之后,FASB1980年的SFAC-2将稳健性视为财务信息的定性的特征。在会计准则的发展期间,提前费用和损失的确认,递延收入和利得的确认,并且在能被合理预期时进行资产减值等方法被吸收进准则之中,成为外在制度。

三.会计稳健性制度属性与其运行机制的契合程度

内在制度向外在制度转化会改变各主体行为实际或预期的成本和收益,也就是说以外在制度形式存在后,这时的影响面就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征的共同体。这也正是稳健性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因为当作为一种内在制度时,受其影响的各利益方均因其而获利,达到纳什均衡。 但是成为外在制度时,影响面扩大,环境的变化使不同时期下的各利益方受益不一致。因此分析不同制度属性及其相互演化进程中的运行机制,以及契合程度,可以从一般意义上合理的解释和预测会计稳健性的实务与制度效应。接下来,本文将从此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一)考察制度属性与运行机制的意义

会计稳健性向外在制度演进的历程凸现了惯例这样的内在制度外化的进程。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会计稳健性惯例是个体或组织在博弈中产生的行为规则,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其初始为管制者采纳成为正式约束的规则时,环境的大方向没有本质的改变,因其能够使各受托方便利于完成受托责任而被普遍接受。然而随着管制时代的特征有着质的变化,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当采纳稳健性与否会有不同的经济后果时,惯例会被打破。因此惯例对于行为者而言是“现在时”,而一旦成为规则,就不仅仅是一系列文字化规则的出现,是否配套以合适的运行机制,决定着制度的实际效应。

制度演化理论认为,对某一经济制度及其运行分析不应孤立、抽象的进行,而应将其视为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的存在,当其内在反映某一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一定会与其他制度因素紧密联系,在此关联与互动中,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变迁的轨迹方能被观察到。依次类推,会计稳健性在其演化进程中呈现出的不同制度属性特征,必然需要应不同的属性特征要求配对不同的运行机制,否则会产生混乱的秩序。而会计稳健性之所以一方面被冠为“会计计价中的最重要的原则”,同时又为理论与实务界所诟病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分析理解会计稳健性需要从动态、演化的视角进行,这样才能回答本文初始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如何在其从内在制度向外在制度转化进程中配备好相应的运行机制。

本文对于会计制度属性及其运行机制的考察与评价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目标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二)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属性与相应运行机制分析

1.作为惯例(或内在制度)的会计稳健性运行机制及其特征

借助于对内在制度的分析及相应运行机制的分析框架,可以解释为什么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内在制度在会计管制前就已经存在,并且一直在会计实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目的机制:约束机会主义行为。从会计稳健性作为内在制度形成的历史来看,其首先是在代理关系中萌发,目的在于约束信息不对称下代理人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例如,代理理论认为负债导致债务持有人和股东之间的冲突,因为杠杆公司里的股东(或经理人)有将债权人的财富转移至自身而受益的动机和控制权,如果不对此机会主义行为加以约束,会使本该中立的会计信息被有目的的歪曲。因此一般都认可稳健性能约束管理层及其他契约方机会主义下的乐观会计行为。

2)动力机制:提高效率。维护一个长期存在的会计原则应基于其现实(或推定)的效率基础之上,而不是勉强接受其对于概念框架的批评。稳健性的发展与演进的动力正在于其能提高效率,尤其是契约效率。Watt(2003)指出:“在契约理论的解释下,稳健性会计被视为是解决由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支付、有限边界和责任而由契约方产生的道德风险。”公司的契约方面临着诸如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等风险。稳健性被认为能降低上述风险而增进债务契约效率。以债务契约为例,稳健的财务报告使得经理人以及时的方式确认坏消息,进而贷款人能及早获取公司不利的财务业绩信息,以更及时的方式采取行动制止管理层决策行为,以减少其投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无条件稳健性不太可能通过降低代理成本而通过契约效率(Basu,1997; Ball&Shivakumar,2005),但是所有关于稳健性的解释都表明稳健性是有利于报表使用者的,因此以净资产的持续低估为特征的无条件稳健性也能够满足提高契约执行的。例如对于债权人而言,由于信息劣势,其无法观察到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理想的情况是,债权人期望能对净资产的最低数额大于其债权本金和利息支付的保障。

3)约束机制:非正式惩罚。作为各种惯例、内化的规则和习俗存在的内在制度的特征之一是违反该类制度的惩罚不会得到正式机制支持,例如对惯例的违反表现为个人利益的受损,而对内化规则的违反则主要受到心理因素(如内疚等)的惩罚,而对习俗的违反则会受到他人排斥等非正式的处罚。作为惯例,会计稳健性在非准则管制时代得到了实务界甚至是法律界的认可。因此当管理者(或者审计师)无视稳健性的现实需求与社会认可,将使自己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与非经理利益,如声望等)切实受损。

4)特征:自我实施。内在制度是群体内随经验而演化的规则,可分为惯例、内化规则、习俗和正式化的内在制度。其中以各种惯例及内化规则形式存在的内在制度需要一定程度自律的行为的支撑,在二者普遍存在的环境里,习俗以及正式化的内在制度以及外在制度都不是很必要的。由一群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或组织在自愿讨价还价过程中相成的,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的结果,必然具有自我实施(自执行)的特征。因此,当会计稳健性作为内在制度形式存在时,其运行机制的特征是自我实施的,即由初始被发现遵守其是有利于交往或交易,而后扩展到共同体内的成员成为广泛遵守的有效的行为规则。

2.作为正式制度的会计稳健性运行机制及其特征

稳健性作为惯例的历史久远,其后被准则制定者有条件的纳入准则之中。正式制度牵涉的利益方广泛,因而如何看待稳健性在准则中的现状,以及其未来将如何演进成为一个急切回答的问题。由此分析现行的运行机制及其特征十分必要。

1)目的机制:限制机会主义。表面上看,在准则中提及稳健性时并未提及机会主义,而是以应对不确定性作为解释。然而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机会主义的产生恰恰是不确定性下的产物。根据前文分析,在公司的主要特征是代理关系的背景下(特别是股东和经理人之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环境的不确定使得代理问题下的财务报告自然地具有着一些的特定的基本属性,诸如稳健性。

2)动力机制:提高效率。当前金融技术的发展,交易复杂性的增加对会计准则产生巨大的挑战,面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及时性和前瞻性的信息的需求,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的呼声日益高涨。由于稳健性拥有不对称特征,因此在形式上表现为与公允价值背离,进而受到质疑与挑战。然而前文回顾的大量实证研究文献的结论均支持了,稳健性能满足于各利益方的某种需求,这暗含了稳健性必然具有在会计世界里不仅不会逐渐消失,反而会日趋发展的趋势。正如Kothari et al2009)以有效契约理论为研究基础的研究结论:尽管在一个依靠流动性的二级市场里的价格的环境里使用公允价值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必须注意到运用公允价值可能会受到机会主义影响,尤其在无形资产占主要地位的领域里更是如此。因此,决定是否在准则中选择稳健性原则取决于会计准则对市场力量的反应,也即稳健性的发展动力机制是提高效率。

3)约束机制:正式与非正式惩罚。无论作为正式还是非正式制度,不加以惩罚都将可能无效。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速度与制度的变迁的速度可能并不匹配,因此单纯的通过准则的约束是无效的。管制时代的公司财务报告面临来自投资者、SEC和准则制定者的多方压力。作为外在制度,稳健性原则的现实影响并不是一维的,而是不同层次上的多维影响:一方面,其作为外在制度具有强制性,因此管理者会利用其信息优势及交易设计权,在可行范围内利用其实现某一经济后果的目标;另一方面,外在制度演化过程中的内在制度的痕迹则使管理者的行为必然会受到习惯、风俗及惯例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看似稳健的会计准则不一定导致稳健的会计实务,因此要使作为外在制度形式存在的会计稳健性得以施行,需要与之契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控制权、报酬、市场竞争与声誉等,即正式与非正式的约束惩罚。

4)特征:自我实施与强制实施并存。关于公司财务信息的管制的一个公认的动机是:市场的不完美以及财务信息的公共商品的性质阻碍了财务信息的充分供给,导致资源配置低效、资本成本将比其应该的程度高,这会负面影响了社会福利,进而导致会计管制的必须性。管制的特色就是强制实施,因此当稳健性原则进入到会计准则,其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就是强制实施。然而如前文所述,本质上以应对不确定性,对机会主义行为加以限制而存在与发展的稳健性天然地具有自我实施可能,因此自我实施与强制实施并存是会计稳健性的运行机制特征。

   

四.结论与启示  

根据制度演化理论,制度是无数互动的个体行为无意识作用的结果,而各组织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任何强加其规则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因此有必要遵循“惯例”演化的路径,使其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性学习得到发展。对于准则制定者而言,在没有理解稳健性存在并且一直繁荣的原因前企图反对稳健性将会失败,并且会导致一些未预期到的经济后果。正如前文所述,由于稳健性具有约束机会主义,提高效率的机制特征,如果排除稳健性,将会改变管理者行为,并会在投资者和经济之上产生显著的成本。

稳健性的历史告诉我们,法律和管制、会计准则和原则以及交易的复杂习惯一起影响着对于稳健性的理解。因此,会计稳健性从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的制度演进中,认识其特征属性,合理配置匹配的运行机制,使制度属性与运行机制特征契合,最终使制度内化执行才是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

主要参考文献:

(1)    Haijin Lin, 2004.Intertemporal analyses of conservat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andard setters, managers and auditors, PhD  Dissertation from The Tepper School of Business at Carnegie Mellon

(2)    Kothari ,et al.2009.What should GAAP look like? A survey and economic analysis. .SSRN

(3)    Niclas Hellman.2007.Accounting conservatism under IFRS.SSRN

(4)    郭箭.2001.新古典经济学与进化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财经研究.1:11-16

(5)    陈祖华.2006.演化经济学的制度演化观:一个比较的视角.学术交流.9:70-73

(6)    黄梅. 2005.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起源与经济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34-40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