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要熟悉国内现有的外汇政策。近年来,国家的外汇政策调整非常频繁,例如允许部分企业在境外开立外汇账户并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外汇;允许跨国公司境内外成员公司之间进行外汇放款;允许借用外债的企业利用签定“提前还款”条款、“外债转内债”、“借低还高”等方式进行债务结构调整;允许资本和金融项下部分外汇业务进行保值;允许部分企业进行期货交易。跨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政策有效进行外汇资金管理。
企业要了解国家对出口企业的现行税收政策。国家的出口税收政策是有倾向性选择的,主要是针对“两高一资”、低附加值、贸易摩擦严重的企业或行业。因此,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限制或鼓励,比如对企业以实物投资出境的设备、零部件实行的出口免退税政策、企业以实物投资出境的自用旧设备折余价值后的退税政策等等。
加强跨国企业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对外债务合同,跨国企业都要考虑汇率和利率及其相互变化的风险。企业签署涉外经济合同时,要综合考虑企业收付汇的币种、期限和规模的匹配问题,慎重选择结算币种,乃至在同种合同的不同时段和不同定单中选择或变换结算币种。在汇率升值和贬值预期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考虑产品生产周期和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因素,应合理确定合同期限,甚至考虑在合同中把汇率升值和贬值因素考虑进去,明确双方的责任,尽量让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
密切关注货币匹配,防止币种和期限错配。一种外币趋向升值,会导致付汇损失,对收汇有利;反之,一种外币趋向贬值,会导致收汇损失,对付汇有利。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外汇收、支、还、付以及资金周转的需要,实现收汇和付汇币种的多元化,并保留多种货币,进行外汇收支的币种、规模、期限匹配,防止收汇和付汇单一以及单一货币结算造成的汇率风险和汇兑损失。
在收付汇中,应坚持遵循“收硬付软”的基本原则。即争取出口合同以硬货币计值,进口合同以软货币计值。对外借款选择将来还本付息时趋软的货币,对外投资时,选择将来收取本息趋硬的货币。进口付汇所需要的币种、规模和期限应在出口收汇的币种、规模和期限上予以保证,以防止货币错配而造成损失。
注重汇率波动对债务和债权的影响。本币对某种外币贬值会导致该币种的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反之,会降低企业借用外债的债务负担。借用外债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在偿还期、宽限期内,不同外币相对于本币的汇率会出现不同情况,这其中也存在很大汇率风险。借用外债的币种和还本付息的币种可以不一致。企业应该选择正确的币种,准确判断趋势,或进行汇率风险规避,并考虑企业未来的创汇能力和收汇情况,将借款时候的币种、规模和还款时的期限、币种和规模进行合理匹配。企业还可根据需要,择机调整外币资产负债结构。在对外债权方面,企业也应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苦修内功,改进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注重调整海外市场营销战略。在可能的条件下,把贸易品转化为投资品,把出口短期内不能收回的资金转化为投资资本金,以直接投资、收购、参股、兼并、控股以及获得资源的开采、开发和分配或远期产品置换合同等多种方式,在贸易对方国完成债权、股权、股份的转移或对不动产的投资,从而避免和降低本币汇率升值的风险。
加强与银行的沟通联系,熟悉了解汇率避险工具。企业应及时了解规避汇率风险工具的发展,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动和调整;根据贸易方式、贸易内容的不同以及汇率变化的不同特征,充分运用远期外汇买卖、货币互换、短期外币信贷安排、外币应收票据贴现、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以及期货、各种外汇贸易融资产品等金融工具。
此外,跨国公司还要建立以内部交易对冲为主的汇率风险控制体系。通过整合集团内部外汇资源,建立集团内部动态的汇率成本控制体系、建立集团统一的资金与外汇风险管理平台,通过金融产品的运作,实现对外汇交易和融资风险的预警。强化集团总部对境外成员企业的支持,成为提高集团海外竞争力的有力后盾。由集团授权财务公司进行境外外汇资金的集团运营管理,并在外汇局核准的额度内以境外放款方式向境外成员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以实现集团最广泛的金融资源的全球共享,解决众多境外成员单位发展初期融资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