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资本保全与收益理论再探[3]
作者: 袁艳红 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10-03-15 点击数:5516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资本保全是指在资本得到保持或成本得以补偿之后,多余的部分才可以确认为收益。这实际上是陈报收益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目的,即将投入资本和收益(存量和增量)区分开来,也就是必须严格区分资本收益和资本返还。   一、资本保全理论简述   (一)传统资本保全理论传统资本保全理 ...

  第三,资产资本保全概念强调资产的价值,即其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资产计价的最佳属性应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但考虑到会计确认的最基本标准,会计实务中可采用其他形式的计量属性。不管采用哪一种计量属性,都应本着公允的原则,即有关经济利益各方均承认该计量属性能够反映某项资产当前的价值。此时,负债的计价也相应地采用利益各方承认的公允价值。

  第四,资产资本保全概念下需要考虑资产风险保全问题。资产风险保全就是指期末资产营运风险与期初资产营运风险程度基本相当。整体上看,资产营运风险包括总风险和具体风险两个层次,资产总风险是指总资产在经营全过程的风险,包括期初总风险、经营过程总风险和期末总风险;资产的具体风险是指根据某一标准对总资产风险的再分类。

  (二)资产资本保全概念对全面收益的解释依据资产资本保全的内涵,资产资本保全能有效解释全面收益的计量和确认。 第一,资产资本保全概念可以有效解释全面收益的价值计量问题。资产资本保全概念是以价值计量为核心内容,而实物资本保全理论以实物生产能力为资本保全的衡量标准。资产资本保全概念认为,资产计量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虽然资产计量承认了其他计量属性,但强调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主,最终通过全面收益表对外披露企业价值信息。

  第二,资产资本保全概念中的资产和负债,与全面收益计算所采用的资产负债法中的资产和负债范围具有一致性。前者的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其债务资本保全所针对的也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只有纳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才可以依据资产资本保全概念来考察其保全问题,未纳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则不列为该理论考察的对象。而全面收益是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因此其确认的范围是针对资产负债表而言的;其确认的方法资产负债法,也是依据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加以计算。

  第三,资产资本保全概念可以有效解释资产负债法。作为收益确定的方法之一,资产负债法越来越为广大会计工作者所接受。资产资本保全概念认为资产计量非常重要,在确认总资产价值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债务资本保全,然后再考察权益资本保全,即从资产总价值中扣除债务总额之后,再来确认权益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这样资产资本保全概念就体现出了“资产负债法”。

  第四,资产资本保全概念可以解释无形资本、人力资本等对全面收益的贡献。由于资产资本保全理论和全面收益都是针对资产负债表而言的,所以只要无形资本和人力资本通过一定的程序纳入了资产负债表,也就实现了特殊经济资源的确认和计量,企业也就可以根据决策有用性对这些特殊经济资源合理选择计量模式,进而利用资产负债法计算出包括其贡献在内的企业全面收益。

  第五,资产资本保全概念中的会计计量模式与全面收益的计量模式一致。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模式必然采用混合计量模式,即以公允价值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其中也包括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混合计量模式符合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六,资产资本保全概念并不排斥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是由持续经营和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的需要共同决定的。全面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正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决策所需信息的需要,应当强调信息的及时性,企业也需要定期对外提供全面收益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邹甜甜:《现代企业资本保全新论》,《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徐震:《试论资本保全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扩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华金秋、黄平:《资本保全新论》,《上海会计》2001年第3期。

  [4]王仲兵:《论扩展资本保全理论》,《四川会计》1999年第6期。

Total:3123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