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票”到“甩票”:票据乱象背后信贷推手[2]
作者: 邹靓 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0-03-01 点击数:7893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简介: 原本每年年初票据融资多头主导的火热态势在2010年的一季度出现了超乎市场预期的逆转:一般性贷款需求旺盛,信贷规模屡屡受限,票据资产在转贴市场快出快进,“江湖救急”的心态溢于言表。从往年“抢票”的热闹到今年“抛之后快”的惨淡,票据转贴市场的急转直下凸显的是信贷 ...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数据,当月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信贷增加9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28亿元,同比下降2.23%;中长期贷款增加7521亿元,同比增长43.66%。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季度中长期贷款将保持较高占比和增长幅度,主要是因为2009年投放大量基础建设和大型项目后期贷款有一个延续性;虽然宏观经济已在底部企稳,但年前中小企业的确认订单量不会很大,开票量以及票据融资量增长缺乏内在动力。

  此一时彼一时。2009年年初,票据融资曾以单月井喷6000亿的记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商务部等纷纷组团赴主要商业银行调研,探讨2009年1月票据贴现放量背后票据虚增、部分存款保证金放大风险、全额保证金票据空转、贴现利率于短期贷款利率倒挂等等非常规因素及风险隐患。

  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是中央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在2008年11月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年初,商业银行不断做大资产负债业务,而以全额存款保证金开具商业汇票到贴现的过程,对银行来说,正好是“两头大”且无风险的买卖。且当时的票据贴现利率与同期存款利率倒挂严重,更吸引了众多企业逐利。

  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情况,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大不相同。去年下半年开始,监管部门就已经在提醒商业银行要均衡放贷,特别要注意去年年初天量放贷后的资产安全问题。今年年初,监管部门更是严格控制贷款增速,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每日监测。另外票据贴现利率与同期存款利率倒挂的因素也已经不存在,2009年年初票据融资放量井喷的现象不具备可复制性。

  1月份全国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1.39万亿,已经占到全年7.5万亿计划的18.53%。票据融资作为缓解信贷压力的应急良方不增反降。“以一般性贷款需求旺盛和信贷规模仍旧紧张的情况来看,票据融资在2、3月份还会持续负增长。”赵慈拉说。

  “双买断”变身“双信托”?

  从原因上来分析,票据融资余额的下降有两大出口。一是票据到期,一是直贴量的减少。以2009年下半年为例,商业银行在年初开出的大量票据在7-9月进入到期高峰期。2009年三季度,全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单月新增量持续为负,且以1982亿元、2764亿元、3516亿元的降幅加速减少。至10月后票据融资单月降幅收窄。

  “2009年下半年,商业银行就阶段性的有意识压缩票据融资,一方面是给一般性贷款腾出空间,更重要的是满足监管控制信贷规模增长的要求,今年1月份的情况也是这样。”一国有银行票据业务中心负责人这样说。

  2010年1月,票据到期量没有明显上升,但票据融资单月净减少仍高达1809亿元。以国有银行为首大量出票,票据资产在商业银行体系内快速流向中小机构。最近两个月,央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倾向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两次都没有在上调之列。

  然而,内部转移并不能压缩总量,业内人士普遍对1月份票据融资负增长颇感意外。“尤其2009年四季度很多商业银行以‘双买断’形式隐藏了部分票据资产,理应在2010年初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况且监管部门已经叫停违规信贷转让和‘双买断’形式,也不存在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山东一农信社资深票据专家称。

  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12月14日和12月23日分别下发银监111号文《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113号文《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111号文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113号文规定,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资产转让时,转出方自身不得安排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件;禁止资产转让双方采取签订回购协议、即期买断加远期回购协议等方式规避监管。

  上有政策总是下有对策。业内人士透露,“‘双买断’行不通可以‘双信托’,只要找到合适的对家”。所谓“双信托”即事件中出现两家银行,由一家银行发售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用于购买对方银行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如果两家银行都有减持信贷资产的需求,以发售理财产品的方式互相购买等量资产的话,其效果与111号文中禁止项的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样的形势加大了各自风险控制和交易的成本。”

  上述人士表示,理论上来说“双信托”既规开了政策限制,又达到了腾挪信贷空间的目的,“但是一旦购买资产的一方疏忽资产审查而该项打包资产又存在隐性风险的话,将比‘自买自卖’的方式更危险”。

Total:3123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