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ERP系统,如何在ERP环境下进行审计,是企业审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2008年笔者参加了中石化原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石化的ERP系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以中石化审计经历为例谈几点思考,一抛砖引玉。
一、中石化ERP系统简介
中石化ERP系统2002年左右开始实施,截至2008年底所属单位均已上线,从总部到各生产企业,建立起了统一规范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上下贯通与集成共享,信息系统与生产经营管理业务运营紧密结合。借助ERP网络化的管理平台,中石化把岗位授权和内控职责固化在ERP系统中,形成了规范的“线上”内控体系,对生产经营业务实施了精细化管理。以 “市场-生产-供应”整合的供应链管理为主导思想,实现了信息集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在中石化的ERP系统中,司总部为决策中心、事业部为利润中心、生产企业为成本控制中心。
二、ERP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1、目前对于ERP系统,审计人员还不是很熟悉,缺乏对整个系统及各个模块系统、全面的认识。由于接触的较少,审计人员对ERP的思想、理念、原理难以形成感性认识,缺乏对报表、账册数据来源的深刻理解。这使得审计人员在面对ERP众多模块及海量数据时候很多时候常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感觉。中石化ERP系统并未完全本土化,专用术语又多又生涩,系统结构复杂,技术门槛高,操作界面复杂。审计人员运用ERP进行查询操作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取数,严重影响了审计效率。中石化ERP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表、字段数量众多,企业审计人员很难弄清其后台数据结构。就中石化ERP系统而言,其后台数据库基本表2000余张,直接从后台数据库取得审计人员所需要的数据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审计人员一般只能通过ERP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取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审计风险。
2、中石化的ERP系统实现了整个集团一级核算,整个中石化一套大帐核算。中石化总部层次,报表是真正传统意义上完整的会计报表,中石化二级及二级以下单位作为利润中心或成本中心,在ERP系统中相当于车间,其会计报表是不完整的。中石化ERP系统会计报表取数来源复杂,通过系统接口将相关数据导出后,部分直接形成会计报表,另一部分需进一步填列才能完成。中石化总部是管理单位,其二级单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单位,审计中石化不可避免的要以其二级单位为基础。审计人员通过会计报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总体情况,以及根据报表数据进一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颇为不易,审计人员对报表数据需经过艰难的分析才能采用。。另外ERP系统大量业务由系统集成处理,系统自动产生电子凭证(集成凭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审计数据的调阅和审计证据的采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3 、中石化 ERP系统 “市场-生产-供应”整合的供应链管理为主导思想,具有 全面、高度的集成性,其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促使审计工作以财务为基础,向业务的两头进行延伸,企业审计不仅要关注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还要全面了解企业采购及销售情况。
4、“实时反映、实时分析、实时监控”是ERP系统最显著的特点。ERP系统中,信息都是从最原始的业务中产生的,数据来源实现了唯一性、及时性,这为实现事中审计,乃至实时审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ERP以一笔业务为单位进行全过程记录的特性,给审计人员对某一重点业务各个流程进行查询了解提供了方便。 ERP的实施,既是对审计工作的挑战,又为审计监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平台。
三、审计的对策
1、穿行测试,了解整个系统运行情况,做到总体把握,心中有数。审计人员可以模拟或者是监督被审计单位人员就某一业务数据在ERP系统中进行录入,并查看其最终结果。如可以销售订单为主线,任意选择一个销售订单,来跟踪系统中的材料采购、入库、生产领用、产成品完工入库、销售出库等方面的执行、授权情况、数据流转等方面的信息,对照财务总账模块的相应数据,来验证物流信息在财务处理模块中传递及核算的正确性、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如以BOM(物料清单)切入点,验证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可选择企业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一款产品(用料品种少,工艺流程简单),追踪某一BOM在ERP系统中的流程,看是否符合企业得成本流程规定。并将以企业的主生产计划确定的各种物资之间的比例关系与以BOM(物料清单)为基础汇总的成本计算表中各种原料相应的比例关系,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以验证成本核算及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完整性。
2、 立足财务账,向物料系统各功能模块延伸,验证
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ERP系统提供了比较全面、完善的分析、汇总及查询功能,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查询功能,对企业的财务相关信息进行验证和确认,基本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