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审计论文
推进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 朱惠菊 审计署 发布时间:2009-10-19 点击数:429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审计署“金审工程”的启动,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信息革命已经打响,开展和应用计算机审计,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但是,基层审计机关要开展计算机审计,还是会面临诸多问题。笔者就基层审计机关开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审计署“金审工程”的启动,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信息革命已经打响,开展和应用计算机审计,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但是,基层审计机关要开展计算机审计,还是会面临诸多问题。笔者就基层审计机关开展计算机审计问题作一思考。

  一、基层审计机关开展计算机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的审计观念、思维方式根深蒂固,阻碍了计算审计的发展。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很多审计人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不强,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上,依照过去的方法和套路进行审计。对实施计算机审计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加之基层审计人员大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运用则更显艰难。由此带来的是计算机审计在基层审计机关举步维艰。

  (二)计算机审计专业“五能”型人才的匮乏,制约了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必须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审计业务工作,必须将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业务技术相结合。“五能”型人才要求审计人员一能打开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二能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转换过来;三能使用审计软件和数据采集分析工具进行查询、分析;四能在审计现场搭建临时网络;五能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而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队伍老龄化,由于历史、客观的原因,大部分审计人员只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计算机审计知识相对匮乏。另一方面年轻较小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但也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其计算机知识仅停留在低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且审计业务技术相对较少。正是由于计算机知识与审计业务结合不够,直接制约了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发展。

  (三)计算机审计未能充分发挥其提高审计效率的优势,抑制了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步伐。目前,上级审计机关每年对基层审计机关运用计算机审计都下达了任务(如AO审计系统),但由于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知识的贫乏,往往是在被动运用,较多的只是停留在财务账套的浏览层面,未能充分运用系统的查账分析功能,大部分查证还是计算机导账,老经验查账,计算机辅助审计难以有效发挥,审计人员没有体会到计算机审计带来的乐趣,审计效率低下,抑制了计算机审计的发展。

  (四)计算机培训的实用性较差,遏制了计算机审计向纵深推进。基层审计人员要想开展并搞好计算机审计,就得边工作边学习,以知识武装自己。除了靠自学外,最快、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靠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培训与指导。然而现实情况是,业务培训与指导的实用性较差,大多数停留在应试培训层面,而结合具体案例的实际运用较少,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参培人员在培训之后往往是理论有余,实践不足,难有成果,“学得快、忘得快”。其结果是遏制了计算机审计向纵深发展。

  二、推进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一)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充分认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必要性。近年来,计算机已经成为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新时期的审计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才不会“丧失审计的资格”。基层审计人员要一改以往的认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畏难和抵触情绪,更新思维,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研究审计业务思路、方法和手段,增强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要在掌握计算机审计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逐步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的模块,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充分发挥审计机关人力资源优势。基层审计机关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作用,努力寻找审计业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审计技术的结合点,改变以往计算机人才与审计业务骨干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发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实现审计力量的最佳组合。实际工作中可由业务骨干提出审计思路,由计算机人员将审计思路转化成审计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审计的功能,有效提高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另外,要加强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特别是对一些规模较大的数据库,要保证有一台服务器级的计算机来对其进行运算,以解决大型数据库无法采集运用数据的窘境。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