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有两大分支,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一种对外报告会计,服务于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及有关政府部门,目的是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管理会计是一种对内报告会计,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有关管理部门,目的是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从西方国家引进,现已在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列入教学计划。审视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30年来的进展,不难发现,其应用效果远远落后于其理论预期。是理论上的扭曲?还是实践中的失灵?或是认识上的模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在对管理会计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两个基本观点:一是管理会计在理论和方法研究上“学非所用”,只是热衷于纸上谈兵,缺乏实用价值,难以创新发展;二是管理会计在实践应用中“用非所学”,即教科书中的管理会计理论及方法缺乏实践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得到应用,缺少拓展空间。
一、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状况
单就管理会计所囊括的各种方法看,其中一些方法可追溯到“泰勒”管理时代。泰勒在他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中讲到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被引进到今天的管理会计中来;如果从我国来看,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的国营企业就运用“班组核算”、“经济活动分析”等方法来降低成本,只不过当时不叫“管理会计”而叫“成本核算”。如果认为现在的“管理会计”和过去的“成本核算”雷同,那么这种模式与“成本管理”的含义基本一致,从这个层面上讲,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有普遍推广的价值。但它与今天管理会计所言及的盈亏平衡点、经济订货批量、回归预测法等方法就大相径庭了,而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究竟有多少应用价值呢?答案是几乎无法应用。笔者在企业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多年,就从来没有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方法来计算每增加一个定单金额增加多少成本,即使计算出来也与实际成本不符。笔者也曾经向一些毕业后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进行过调查,他们几乎都认为“管理会计”只不过是个理论概念和数学模型,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派不上用场。许多企业管理者也认为成本管理很重要,但用现在的管理会计方法得不到实际效果,似乎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当然也不乏一些能创造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诸如20世纪50年代鞍钢的“班组核算制度”,60~70年代本钢、马钢的“内部利润制度”,80年代首钢的“包、保、核”层层承包法,90年代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等。如果这些方法能勉强纳入到管理会计中来,那么也只限于个别行业和企业,而其他行业就很少应用类似方法。这就说明成本管理不能形成统一模式,近年来,虽然又从西方引进了一些与管理会计相关的方法,如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法、平衡计分卡等,但还没有看到哪一个企业应用这些方法取得了实际效果。
二、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失灵的成因
管理会计在实践中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即使有所应用效果也不明显,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管理会计所提供的理论方法不切实际;二是管理会计在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中缺位。首先,从第一个原因看,管理会计方法注重的是抽象的数学模型,缺乏实验基础,只是为模型而模型,而不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模型;只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能进行具体有效的应用。例如,管理会计中介绍的一种“直线回归预测法”,它用大量的数据,通过复杂的计算求出未知参数b,而b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其一阶导数等于零时有极小值,同时建立标准方程式,运用高等数学知识,经过七弯八转最终使人们歪曲了b的本质内涵。实际上b的本意就是一个平均增加量,如果用小学三年级的平均数方法求解b,既直观又简单,两者计算的结果相差无几。数学模型对纯经济学抽象的理论学科来说,的确有它的作用和意义,但对管理会计这种具体的应用学科来说,就显得没什么价值了。
其次,财务会计、审计、统计都有实实在在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但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缺位,我国几乎所有企业、甚至连500强企业也都如此,这表明我国对管理会计工作活动的开展还处于空白状态。即使在个别行业或个别企业对管理会计进行过运用,也只是把各项任务分解到有关职能部门去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来连续、系统、完整地运用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其效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