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会计论文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进办法的探讨
发布时间:2007-02-05 点击数:235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事业单位不仅承受着国内市场的压力,而且面临国际同行的竞争,为此事业单位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就是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事业单位绩效的外在表现,必须能适应新的环境,能客观、如实地反映事业单位 ...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事业单位不仅承受着国内市场的压力,而且面临国际同行的竞争,为此事业单位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就是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事业单位绩效的外在表现,必须能适应新的环境,能客观、如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的局限性,探讨适合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本文在对现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的改进的办法。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存在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1)在收付实现制下,无法客观、全面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所提供的信息,强调某一年度内的事业单位收支产生的的现金流量,对跨期的资本性支出,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支付日作为费用核销, 不能全面反映资产、负债情况,往往会混淆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这种做法导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和数量信息失真,对这些资产的监督和控制也可能失真。 (2)在收付实现制下,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不再是仅仅依赖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市场化体制的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随着私人部门介入事业单位领域,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付实现制已不能适应事业单位投资主题多元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收付实现制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3)在收付实现制下,不能客观的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 在收付实现制下,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基础确认收入和费用,主要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一定会计期间内资金来源、使用及报告日现金余额等信息,其实质是将事业支出总量和事业收入总量相配比,这种配比不能客观的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 2、当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处理存在不合理性 (1)对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  资产,是单位拥有和控制的资源。当前的事业单位资产的会计处理只核算了账面价值,对发生的减值和不良资产未予以反映,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2)对负债的会计处理问题   收付实现制只有在用现金实际清偿负债时,才会确认支出,而不能提前揭示未来的承诺、担保和其它因素形成的隐性负债,事业单位潜伏的财务危机也会被掩盖。实际上,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巨额的隐性负债问题。例如:目前一些高校大规模借款新建校舍,在银行的借款增加,拖欠企业建筑材料和施工款项等。而在收付实现制情况下,这些问题不能够在事业单位预算和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对未来的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隐患。 (3)对收入和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事业单位取得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作为其他收入列入事业单位当期收入处理。这不符合会计处理的相关性原则,一方面事业单位接受捐赠不是事业单位自己组织的收入,其有一定的偶发性;另一方面如果按制度规定计入收入,则影响当期的经费自给率指标,导致经费自给率提高,影响事业单位收支结余,也影响事业单位收支结余分配,即事业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的计提。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措施 1、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措施   由于收付实现制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可比性和全面性,难以对事业单位的产出进行费用核算,不能适应以绩效为导向的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需要。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更加适合。在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支出(费用)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确认,而不考虑什么时候收到现金或付出现金。收入反映会计期间已实现的数额,不管款项是否在本期收到;费用反映会计期间已经消耗的货物或服务的数额,不管款项是否在本期内支付。权责发生制计量的是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各个期间收入与费用配比的财务成果,向使用者提供主体控制的资源、资源的来源、运营成本(或提供服务的成本) 评价主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和主体是否经济有效运行全面的财务信息,因此,它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或产品所耗费资源的成本,并能更好地将成本与绩效比较,为事业单位管理当局的决策提供更多的、有用的会计信息,促进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 2.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的措施 (1)资产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建议。对资产的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应对资产的变动情况进行确认和计量。对资产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充分计量长期资产,合理确认不良资产,促进事业单位,对资产的持续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资产,以助于事业单位风险测评、防范并及时化解财务危机,同时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资产产负债表中的附注中做出说明,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关系,判断出固定资产的净值。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及其财务报告制度,把它作为事业单位会计反映、报告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其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尤其是在高校会计中,要重视对其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同时建立、完善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2)对负债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按一定的标准确认和反映事业单位的承诺和负债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失真的状况,能较为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负债状况和财务真实状况,披露事业单位潜在的支出压力,因而对事业单位累计形成的负债能够合理地制定偿还计划,对未来的各种或有风险也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权责发生制下应该反映事业单位会计主体所承担的全部债务。即只要偿债责任应该由事业单位会计主体承担的,都应纳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范围。 在权责发生制下,事业单位会计应反映当期发生的债务行为对以后年度的财务责任和影响。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行为出发,对事业单位会计主体所担负的债务风险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以防范和化解现实和未来的偿债风险。 (3)对收入和支出会计处理的改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是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活动逐步向企业靠拢,因此应向权责发生制转变。收入、支出采用权责发生制,实现对事业单位服务的会计处理,并对事业单的收支进行横向、纵向比较,进而有助于评价事业单位绩效,加强事业单位的外部竞争能力,强化事业单位管理责任,促进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需求的增加,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是针对上述要求,对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与完善措施,建议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基础,同时改进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的会计处理,以此使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全面、更真实、更客观、更及时。 参考文献: [1]朱爱丽,黄丽娟.浅谈收付实现制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影响[J].事业财会.2004,1. [2]袁继安,唐可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综述[J].财会月刊.2004,9:55. [3]张春风.对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4,8:48. [4]张增芳.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转变[J].经济师.2004,2:209. [5]章新蓉.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的新选择[J].经济论坛.2004,8:135-136. [6]刘泽纯.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几个问题[J]. 财会研究.2003,6:26-27. [7]李小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来源:《审计月刊》2005年第6期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