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金融论文
鑫新股份:为银行打工的辛酸[2]
作者: 孙旭东 新理财 发布时间:2009-08-17 点击数:861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上市公司应准确把握经营战略,加强业绩管理,从而增强资本市场信心,拓展融资渠道,不然,忙了一年的成果都交给了银行。

  在招股书中,鑫新股份对漆包线业务还是颇为自豪,“企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获得

  了稳步的发展,漆包线的市场占有率从1995年的3%发展到现在的近5%,产销量连续几年超过万吨,居全国行业之首。但是由于九五后期新产品市场开发的力度不够,技术改造的投入不足,产品的结构与行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目前仍以普通漆包线为主,而特种漆包线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与福州大通等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客车业务方面,鑫新股份则信心不足,“大、中型客车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据统计1999年大型客车3厂生产集中度为51.8%……目前在国内客车市场表现活跃的主要是几家客车上市公司,如宇通客车、亚星客车、厦门汽车在产量、规模、效益等方面都在行业内名列前茅……本公司迫切需要向中高档客车方面发展。”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鑫新股份居然没有“现金牛”业务,因此它对外部融资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退出问题业务是比较明智的选择。管理学理论认为,“问题”非常贴切地描述了公司对待这类业务的态度,因为这时公司必须慎重回答“是否继续投资发展该业务”这个问题。只有那些符合企业长远目标、企业具有资源优势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才能得到肯定的回答,而得到否定回答的问题型业务则适合采用收缩战略

  鑫新股份是否在客车业务方面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和竞争力呢?答案是否定的。以其在招股书中提到的宇通客车作对比,就足以知道鑫新股份的差距。早在1997年5月宇通客车就已上市,比鑫新股份早了近5年。通过1997年的IPO和1998年、2000年两次配股,宇通客车从股票市场上募集了6.23亿元资金用于发展其客车业务。2001年,宇通客车的客车业务营业收入达到15.80亿元,与之相比,鑫新股份2001年客车业务收入只有1.00亿元,仅为宇通客车的6.34%。在漆包线业务方面,与主要竞争对手冠城大(600067.SH,曾简称“福州大通”)相比,鑫新股份只是略为逊色。尽管冠城大通1997年5月就上市了,但2001年时其漆包线业务收入为3.07亿元,而鑫新股份也有2.27亿元,是冠城大通的73.99%。

  从战略角度来分析,鑫新股份应该大力发展漆包线业务,然而从财务角度来分析,答案又不一样。鑫新股份IPO募集资金拟投入两个项目:年产500辆中高档大客车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和漆包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无论是投资回收期还是内部收益率,客车项目都要优于漆包线项目。客车项目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8.58%,而漆包线项目只有27.3%。问题是IPO募集来的资金并不能同时满足两个项目的需要,鑫新股份的管理层对这两个项目可能也感到难以取舍,因此制定了以募集资金先确保漆包线项目、客车项目,其余大部分资金则通过银行借款和自筹来解决的“两全”之道。

  事实证明,鑫新股份的这种“骑墙”战略并不成功。到2004年底,鑫新股份的漆包线项目已投入5519万元,基本完成了5667万元的投入任务(金额与招股书略有差异);与此同时,客车项目只投入了2697万元,公司在年报中作了如此解释,“由于原募股资金缺口较大,难以按计划实施完成。”于是,我们看到鑫新股份的募集资金到2007年才使用完毕,而按原计划,公司本应该在2004年就完成所有项目的建设。

  其实,尽管客车项目需要鑫新股份自筹或向银行借款7494万元才能实施,而即使在IPO后的2002年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66.41%,看上去难度不小,但如果公司决定尽快完成该项目,时间也决不会拖到2007年。

  事实是从2004年开始,鑫新股份就决定投资上饶工业园区项目(含2万吨漆包线技改),到2007年为止,公司为这一项目投入非募集资金高达2.77亿元。

  鑫新股份同时发展两项主业的结果是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2007年,鑫新股份的漆包线业务营业收入虽然比2001年增长了1.48倍,但仅是冠城大通的16.99%;客车业务2007年只实现了6885万元的营业收入,比2001年下降了31.29%,仅为宇通客车的1.01%!

Total:3123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