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债务重组探讨
作者: 彭清平 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09-05-27 点击数:4727  正文:【 放大 】【 缩小
简介: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决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在化解债务风险、调整产权结构、优化资本结构、重新整合经济资源、推动债务人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债务数额较大,贷款比例较高 ...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决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在化解债务风险、调整产权结构、优化资本结构、重新整合经济资源、推动债务人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债务数额较大,贷款比例较高,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这几年全国高校进入偿债高峰期,大部分高校债务包袱沉重,偿债能力逐渐下降,难以偿还贷款本息。高校的债务风险,迫使银行面临着较高的金融风险。为避免金融风险的出现,各金融机构纷纷提出了高校债务重组的思路,并进行了部分试点。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为缓解困扰高校的债务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但如何根据重组债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债务重组方式,是高校和商业银行在运用债务重组时所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

  对高校进行债务重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现有债权债务关系进行调整;二是对调整后的债权债务进行管理。对现有债权债务关系进行调整,就是对现有的债务进行清理、评估、重新组合、转换资产形式,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变更债权债务关系。调整的对象可以是单项资产,也可以是多项资产的组合。债权债务关系调整是否成功,首先要看能否排除因为目前的债务问题给银行系统和高校的正常运行造成的障碍;其次是看能否形成可以正常管理的、不良资产和不良债务难以再生的新的信用关系。对于调整后的信用关系的管理是债务重组中的一项长期工作。债权债务关系调整后的资产管理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决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资产经营水平以及提高整体发展能力的水平。债务重组的目标就是通过调整高校的债权债务关系,促进高校战略性和跨越式发展的顺利进行,优化资本结构和经费投入结构,重建多渠道筹资和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使高校形成自我调整资产负债水平的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一、高校债务重组应遵循的原则

  (一)债权债务双方相互支持、诚实信用的原则

  虽然债务重组双方的各自利益互相矛盾,但双方要着眼于共同利益,遵循互相支持、互相体谅、互相让步的原则,重组协议才能达成。

  (二)债务重组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解决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性欠账问题的同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利用债务重组的机会,形成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新机制和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确立起高校内部资本与负债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从根本上堵住债务问题形成的源头。

  (三)强化负债意识与挖潜增效相结合的原则

  目前高校负债率过高与高校负责人财务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高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通过债务重组解决债务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和资产运营效益。

  (四)集中解决和分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债务重组要坚持“严格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坚持先清理后化解。在化解过程中,按照轻重缓急,进行集中解决和分步推进。集中解决主要是解决因校园建设所负债务,并尽量争取财政资金直补和“债转投”。为降低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尚有可能偿还的债务,可通过延长期限或停息挂账、减息挂账等方式重组债务。

  (五)经济效率原则

  债务重组双方应保证社会资源流向高效率的部门,避免债务重组保护落后或掩盖腐败,造成社会资源的更大浪费。

  二、高校债务重组的途径

  (一)财政资金直补高校贷款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和高校非盈利组织的性质,决定着高等教育经费应主要依靠各级财政投入来保障。各级财政应按照《教育法》的要求,继续落实“三个增长”政策,确保对高等教育的足额投入。对于高校在完成“大众化”目标过程中用所贷款项来改善教学条件和为教学服务的,政府应统筹规划,逐步以财政拔款加以解决。针对当前高校高负债的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来化解财务风险,如通过发行教育国债等方式筹措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直补高校贷款本息、贴息、“债转投”来降低高校资产负债率

Total:212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么?点我刷新认证码 用户名